时间: 2025-05-01 01:5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8:55
《寄题向彦绩史君采菊堂》 ——张孝祥
史君天资高,夙昔事幽屏。 长怀渺丘壑,馀习谢钟鼎。 东篱羲皇人,槁死骨已冷。 凄其千载后,妙处一笑领。 高堂娱白发,兄弟极整整。 不须南阳泉,寿与日月等。
史君的天资非常高,早年就侍奉于幽静的屏风之下。 他长怀对渺小丘壑的向往,余习则是对钟鼎的谢绝。 东篱下的羲皇之人,早已是骨骸冷却。 令人感伤的是,千年之后,他那绝妙的地方只留下一笑。 高堂之上,白发苍苍,兄弟们都整整齐齐。 不必去南阳的泉水,愿他与日月同寿。
作者介绍: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元亨,号天隐,南宋诗人。他的诗以豪放、清丽见长,尤其擅长咏怀抒情,受到当时文人的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张孝祥隐居时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高洁生活理念的追求,同时也是对历史人物的赞颂。反映了隐士不愿追逐名利、向往自然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张孝祥的《寄题向彦绩史君采菊堂》是一首意蕴深厚的诗作,通过对史君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开篇即以“史君天资高”引入,直指史君的才华与追求,随后又提到他曾在幽静的环境中默默奉献,显示出一种淡泊名利的高洁态度。
“长怀渺丘壑,馀习谢钟鼎”,这两句展示了史君心中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荣华的拒绝。东篱的羲皇人则寓意着隐士的高洁理想,虽然“槁死骨已冷”,但他留下的精神依然会在后人心中回响。“凄其千载后,妙处一笑领”,这句话更是让人动容,尽管时间流逝,真正的美好依然是值得我们铭记的。
后半部分描绘高堂之上,兄弟齐聚,象征着亲情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对家庭的珍视。结尾一句“不须南阳泉,寿与日月等”则表达了对长寿和永恒的追求,暗示了隐士的生活虽不需要外在的名利,但却能获得与天地同寿的内心充实。整首诗寓意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强调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安宁的重要性。通过对史君的描绘,反映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表现了对长长久远生命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孝祥的隐士情怀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有着相似的理想追求,前者更加强调对历史的反思与感慨,而后者则展现了对当下生活的淡泊与自得。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和内心安宁的向往,反映出古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