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5:12
寄白云长老
作者: 释重显 〔宋代〕
八紘云静明寥泬,
夜永松堂对寒月。
调残片叶坠虚庭,
冷寂何人立深雪。
因忆钱唐郜禅者,
十载岩栖曾未下。
分飞谁谓绝相同,
远念冥冥欲奚写。
忽闻赴请之仙都,
声光蔼蔼登清途。
孰云天骥骤方外,
自笑大鹏离海隅。
干坤窄,干坤窄,
湛卢潜射斗牛白。
茫茫无限未归人,
到必为时除点额。
云层高远,天空宁静,夜晚漫长,我在松树下对着寒冷的明月。几片调残的落叶飘落在空庭院中,冷寂之中,谁能在深雪中伫立?我不禁想起钱唐的郜禅者,十年来他在山岩中栖息,始终未曾下山。分飞的友人,谁说就真的没有相同的情感?远方的思念在幽暗中,无法诉说。忽然听到召唤的声音,仿佛仙人邀请我前往仙都,声音与光华交织,登上清明的道路。谁说天马只能在外奔腾,我却自笑大鹏在海角孤独。天地狭窄,天地真的狭窄,湛卢星潜藏,射向斗牛座的白星。茫茫无尽的未归之人,终究会有时刻清除这些烦恼。
作者介绍:释重显,宋代高僧,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出禅宗思想和对自然的感悟。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际,表达了对友人长久不见的惆怅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反映了作者对人世间纷扰的超脱,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寄白云长老》是一首充满深刻哲思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思念。开篇的“八紘云静明寥泬”便给人以开阔、宁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无尽的天空之中。接下来的描写又引入夜的寒冷与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安静。
诗中通过对“寒月”、“深雪”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冷寂与孤独,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情感。回忆友人的经历,诗人以“十载岩栖曾未下”表达了对彼此长久不见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修道者的超脱与宁静。此处,诗人与友人的情感并未因时间和空间的分隔而减弱,反而显得更加深厚。
“忽闻赴请之仙都”一节,诗人用仙都的意象,表达对理想和超脱的追求。接下来的“孰云天骥骤方外”则是对自由的向往和自我嘲讽,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越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以冷寂与思念开篇,以对理想与超脱的追求结尾,形成一种内外统一的和谐美,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哲思与高远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怀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八紘”意指什么?
“寒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郜禅者”十年来在哪里栖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和李白的诗作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但杜甫更侧重于家国情怀,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自由与理想。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