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5:36
天地何年铸此山,奇峰七八耸云间。
形如笔架峥嵘起,多少行人著眼看。
这座山究竟是何年铸造而成的呢?奇特的山峰有七八座高耸在云间。它的形状像一个笔架那样巍峨挺拔,多少路过的行人都忍不住驻足观看。
本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奇峰”与自然的壮丽景观相结合,表现了对大自然的崇敬和赞美。特别是“笔架”一词,可能隐喻了文人雅士对山水的喜爱与追求,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作者介绍:冯德让,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山水诗兴盛时期,诗人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上林八景 其三 挟岚笔架》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山川的深厚情感。诗的开头以“天地何年铸此山”引入,瞬间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这座奇特的山峰上,产生了对时间和自然的思考。接着通过“奇峰七八耸云间”的描绘,展现了山峰的巍峨和壮丽,营造出一种雄伟的自然景观。最后一句“多少行人著眼看”则引入了人文情感,表现出路过的行人对这奇特景观的赞叹与欣赏,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
整首诗使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深刻地体现了自然之美和人对自然的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是常见的主题,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自然的壮丽,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对奇峰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敬。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奇峰”有几座?
“天地何年铸此山”中的“铸”字可以理解为:
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与冯德让的山水诗都有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冯德让则更注重自然景观的宏伟与壮丽。两者在风格上存在差异,但都体现出对山水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