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5:44
浪淘沙 春日憩管社山
——丁如琦 〔清代〕
青嶂拥晴沙。几簇人家。眼前桃李艳于霞。
知费天工多少力,酿就繁华。
烟水望中赊。绕径桑麻。武陵何必更浮槎。
长昼愔愔无个事,看放蜂衙。
青翠的山峦环抱着晴朗的沙滩,几簇人家点缀其间。眼前的桃花和李花在阳光下显得比霞光还要艳丽。
不知道经过多少工夫,才酿成这样的繁华景象。
远处烟水朦胧,沿着小径是桑树和麻田。武陵的美景又何必依赖浮筏呢?
漫长的白天显得悠闲无事,只是看着蜜蜂在忙碌地飞来飞去。
“武陵”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桃花盛开的理想乡。诗中提及武陵,意在强调此地的宁静与美好,似乎暗示诗人对人世繁华的淡漠。
作者介绍:丁如琦,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文情感,其作品常展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日,诗人游览管社山,感受春天的气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世纷扰的淡然态度。
《浪淘沙 春日憩管社山》是一首描绘春日山水的词作。诗中以青山、沙滩、桃李等意象为主线,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开头的“青嶂拥晴沙”便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面,山峦环绕着沙滩,构成了一种和谐美。随后的“几簇人家”则为这幅画增添了人文气息,使得自然与人居相得益彰。
“眼前桃李艳于霞”一句,是通过对比手法表现花的色彩艳丽,显示出春天的繁华和生机。而“知费天工多少力,酿就繁华”则引发了对自然美的思考,诗人在赞美美丽的同时,也感慨其得来不易,暗含对人类努力的尊重。
接下来的“烟水望中赊”描绘远方的朦胧景象,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而“武陵何必更浮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淡泊,“浮槎”象征着世俗的追求,诗人认为在这美丽的地方,已无需再去追寻其他的美景,表露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中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美的珍视,展现了人们在繁华世界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桃花和李花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春天的繁华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诗人对“武陵”的态度是?
A. 渴望探索
B. 认为不必要
C. 感到失望
D. 想要永远留在
“烟水望中赊”中的“赊”字可以理解为?
A. 归还
B. 延续
C. 透视
D. 追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书目可为深入理解古诗词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