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3:49
解佩令 题友人渔隐图
作者: 丁如琦 〔清代〕
藕花千顷,桃花一棹。
又开残白蘋红蓼。
随意风帆,任南北东西都好。
计生涯此中粗了。
停桡近浦,收纶斜照。
且休论得鱼多少。
换酒归来,拚一觉醉眠忘晓。
这襟怀尽堪娱老。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江南水乡,荷花盛开如千亩,桃花则随风飘荡。水面上浮着残留的白蘋和红蓼,随着随意的风帆行驶,无论南北东西都是好的。人生的际遇在这里显得粗糙而简单。停下船桨靠近岸边,收起渔网在斜阳照耀下。暂且不论鱼的多少,换一壶酒回家,尽情畅饮,沉醉入眠,忘记天明。这种心境正适合消磨老年时光。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意境与江南水乡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文人追求恬淡生活的理想。
作者介绍:丁如琦,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融入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丁如琦游历水乡之际,借友人渔隐图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解佩令 题友人渔隐图》是一首充满生机的诗,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恬静与美丽。诗中以“藕花千顷,桃花一棹”开篇,生动描绘了满眼的荷花与桃花,营造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接下来的“又开残白蘋红蓼”,通过残花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
诗中“随意风帆,任南北东西都好”展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洒脱态度,表现出一种不拘一格的洒脱情怀。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生活的琐碎,提到“计生涯此中粗了”,在此隐约流露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最后,诗人以“换酒归来,拚一觉醉眠忘晓”结束,传达出一种对世俗繁华的超然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不仅是对江南水乡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淡然。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豁达、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两种花分别是什么?
“随意风帆,任南北东西都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诗人用何种方式来表达对老年生活的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