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7:40
桔柏津头访昔游,夕阳衰草几番秋。
人心谁向忙中觉,天理须从定处求。
在桔柏渡口回忆往昔的游历,夕阳下衰草已经历了多少个秋天。
人心谁能在忙碌中觉察到内心的真实,天理的真谛必须从固定的地方去探求。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夕阳”、“衰草”可以联想到古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云庵,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风景与人情。
此诗作于作者游历桔柏津时,借景抒情,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生活的困惑与追求。
洪咨夔的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昔日游历的回忆,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深思。在“桔柏津头”这个富有诗意的地点,诗人不仅回望往昔的美好时光,同时又感受到夕阳下的衰草,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诗的第二联通过“人心谁向忙中觉”这一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忙碌的生活中,谁能真正觉察到内心的真实感受?这反映了诗人对现代生活的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和名利的同时,不要忽视内心的声音。
最后,诗人提出“天理须从定处求”,意在强调对宇宙法则和人生真理的追求需要静心思考,而非在忙乱中寻找。这一观点引导读者关注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提醒人们在忙碌生活中要关注自身的内心世界。
诗中提到的“桔柏津头”指的是什么地方?
a) 渡口
b) 山顶
c) 河边
d) 草地
诗句“夕阳衰草几番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感慨
c) 期待
d) 失落
诗人认为人们在忙碌中能否觉察内心真实的感受?
a) 能
b) 不能
c) 有时能
d) 总是能
答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洪咨夔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平和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