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

时间: 2025-05-04 07:47:40

诗句

桔柏津头访昔游,夕阳衰草几番秋。

人心谁向忙中觉,天理须从定处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7:40

原文展示

桔柏津头访昔游,夕阳衰草几番秋。
人心谁向忙中觉,天理须从定处求。

白话文翻译

在桔柏渡口回忆往昔的游历,夕阳下衰草已经历了多少个秋天。
人心谁能在忙碌中觉察到内心的真实,天理的真谛必须从固定的地方去探求。

注释

  • 桔柏:指桔树和柏树,常用来指代风景优美的地方。
  • 津头:渡口,水边。
  • 昔游:往日的游历。
  • 衰草:凋零的草,象征时间的流逝。
  • 人心:人的内心,情感。
  • 忙中觉:在忙碌中觉察到什么。
  • 天理:天道,宇宙的法则。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夕阳”、“衰草”可以联想到古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云庵,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风景与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游历桔柏津时,借景抒情,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生活的困惑与追求。

诗歌鉴赏

洪咨夔的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昔日游历的回忆,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深思。在“桔柏津头”这个富有诗意的地点,诗人不仅回望往昔的美好时光,同时又感受到夕阳下的衰草,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诗的第二联通过“人心谁向忙中觉”这一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忙碌的生活中,谁能真正觉察到内心的真实感受?这反映了诗人对现代生活的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和名利的同时,不要忽视内心的声音。

最后,诗人提出“天理须从定处求”,意在强调对宇宙法则和人生真理的追求需要静心思考,而非在忙乱中寻找。这一观点引导读者关注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首句“桔柏津头访昔游”: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日游历的怀念。
  • “夕阳衰草几番秋”:通过夕阳和衰草,表现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人心谁向忙中觉”:提出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是否能在忙碌中觉察内心真实的反思。
  • “天理须从定处求”:强调了对真理的追求需要静心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夕阳与衰草的描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对仗:如“忙中觉”与“定处求”,形成了一种音韵上的和谐。
  • 象征:桔柏和衰草象征着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提醒人们在忙碌生活中要关注自身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 桔柏: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代表着自然与宁静。
  • 夕阳: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时间的流逝。
  • 衰草:表现出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
  • 人心:代表内心的真实情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桔柏津头”指的是什么地方? a) 渡口
    b) 山顶
    c) 河边
    d) 草地

  2. 诗句“夕阳衰草几番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感慨
    c) 期待
    d) 失落

  3. 诗人认为人们在忙碌中能否觉察内心真实的感受? a) 能
    b) 不能
    c) 有时能
    d) 总是能

答案:

  1. a) 渡口
  2. b) 感慨
  3. b) 不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洪咨夔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平和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百字令 寿老妻八十 以上二首见麟原后集卷十 喜迁莺 代人作,送镏宰考满,并迁新居 细言应令诗 大言应令诗 九日 九日至江州问王使君 打球篇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二章 中秋夜不见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饥渴交攻 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朝廷 包含莠的词语有哪些 秋搜 盅虿之谗 鬯字旁的字 安安静静 报本反始 鸱目虎吻 少翁 知其一未知其二 髭塔 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