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0:29
雨足秧分圳,风清麦弄岐。圣心涵水镜,即是太平基。
雨水充足,稻秧在小渠中茁壮成长;微风徐来,麦田在岔路旁摇曳。圣明的君主如同水面上的明镜,这正是太平盛世的基础。
“圣心涵水镜”可以理解为借用水的清澈来比喻君主的公正和智慧,反映出古代儒家思想中对君主理想的期待。太平盛世是古代文人共同追求的理想状态,强调君主德治的重要性。
洪咨夔,字子龙,号退庵,宋代诗人,性情雅逸,擅长咏物、抒怀,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鲜明的个性。
此诗作于端平二年端午节之际,正值农作物生长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寄托了对安定太平社会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耕文化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农村图景。开头两句“雨足秧分圳,风清麦弄岐”描绘了丰收的希望,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好。诗人在这里用雨水和风的变化,暗示了农民辛勤耕作的成果,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激。而接下来的“圣心涵水镜,即是太平基”则从个体情感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强调了明君对国家安定的重要性。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政治理想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明君治国理想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表达了对社会和谐与政治清明的期待。
这首诗描绘了哪种自然景象?
“圣心涵水镜”中的“水镜”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