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7:58
梅花摘索穿疏竹,荫纹禽喜欢相逐。
坐中已自清堪掬,更潇洒人如玉。
新声爱度周郎曲,捧霞杯再三相嘱。
无情有恨重分北,也撩得双眉蹙。
梅花在稀疏的竹林中被轻轻摘下,荫翳下的鸟儿欢快地追逐着。
坐在这里的我已然能清楚地感受到这份清雅,更显得潇洒如同美玉。
我喜爱那动听的周郎之曲,手捧霞色的酒杯一再相互嘱托。
无情与有恨重又分离,怎能不让双眉紧锁呢?
杨无咎,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作多以清丽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常描绘山水田园之美,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思考。
《于中好》创作于一个春意盎然的时节,诗人可能在与友人聚会时,借景抒怀,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视。
《于中好》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际关系的微妙。开头两句,诗人以梅花和竹林作为背景,描绘出一种清幽的环境,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气质。接下来的几句则转为人际间的情感,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珍惜和对美好旋律的向往。最后两句则引入了情感的复杂性,表现出在欢聚中潜藏的离愁别绪,使整首诗在美丽中带着一丝忧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以自然景色引入,表现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揭示了人际情感中的复杂性,展现了喜悦与忧愁并存的内心世界。
诗中“梅花”象征什么?
“周郎曲”指的是?
诗中的“霞杯”象征什么?
杨无咎与李白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的诗更倾向于豪放,而杨无咎则显得细腻、婉约,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表达。两者都对情感有深刻的描绘,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于中好》的诗意及其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