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2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25:24
金铃玉屑嫌非巧。生作文鸳小。
西帝也多情,偷取佳名,分付闲花草。
渊明手把谁携酒。羞把簪乌帽。
寄与绮窗人,百种妖娆,不似酴醾好。
金铃和玉屑都觉得不是巧妙的东西。
写成了鸳鸯的故事。
西方的帝王也多情,偷偷地取了这个美好的名字,
交给那些闲散的花草。
渊明手中与谁共饮美酒?
羞于佩戴乌色的帽子。
把这寄给绮窗之人,
各类的妖娆风情,不如美酒酿得好。
杨无咎,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山水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哲理意味。
《琐窗寒》系列诗词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爱情的思考。此诗写于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现实的反思之际,展现了对真情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琐窗寒 其四 鸳鸯菊》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全诗围绕“鸳鸯”展开,通过细腻的描写,表露出对爱情和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中“金铃玉屑”意在表现外表的华丽与内心的空虚,暗喻那些表面美好但缺乏真正情感的事物。诗人提及“西帝”之多情,似乎在讽刺那些因权势而得到美名的存在,突出爱情应当是真实而纯粹的。
“渊明手把谁携酒”的提问,表达了对陶渊明那种隐逸生活的羡慕,渴望与志同道合之人共享美酒,体现出一种对自由与真情的向往。此外,诗末一句“百种妖娆,不似酴醾好”,更是强调了真正的幸福在于生活的真实和纯粹,而非浮华的表象。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令人深思。诗人的表达方式细腻而富有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对世态炎凉的反思,使得读者在欣赏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真情的渴望。
诗歌的主题围绕“爱情与现实”的矛盾,强调真情的珍贵,反映出诗人对浮华世界的批判与对真实情感的渴望。
“金铃玉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真情
B. 虚华
C. 自然
诗中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诗人对“西帝”的看法是?
A. 赞美
B. 讽刺
C. 中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