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6:0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6:03:38
休倩傍人为正冠。
披襟散发最宜闲。
水云况得平生趣,
富贵何曾著眼看。
低拍棹,称鸣銮。
一尊长向枕边安。
夜深贪钓波间月,
睡起知他日几竿。
不要依赖旁人来为我戴上正冠。
披开衣襟,散下头发,最适合悠闲自在。
水和云的景色,何尝不是我平生的乐趣?
富贵又何必放在眼里?
轻轻划水,听着船上的铃声。
一杯酒就安静地放在枕边。
夜深了,贪恋着钓鱼的月光,
睡醒时才知道,明天能钓几根鱼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权贵生活的淡漠和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
杨无咎,宋代诗人,出身于士人家庭,擅长诗词,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疏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悠闲的夜晚,诗人心无旁骛,在自然的怀抱中享受生活,表达了对富贵权势的无所谓和对自在生活的向往。
《鹧鸪天》是一首表达闲适生活态度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夜晚钓鱼的场景,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开篇以“休倩傍人为正冠”道出诗人对权势的无欲无求,强调了个体的独立与自由。接下来“披襟散发最宜闲”则展现了诗人洒脱自在的生活状态,与“水云况得平生趣”相呼应,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享受。诗中反复出现的“富贵”二字,显示出对世俗繁华的鄙视,强调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贪钓波间月”,不仅是对大自然的无尽向往,更是对生活本质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钓鱼这一动作,象征着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感。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交织着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了宋代士人特有的消极与愉悦的生活哲学,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强调个体独立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富贵权势的淡漠态度,展现了超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休倩傍人为正冠”中的“倩”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水云”象征什么?
诗中“夜深贪钓波间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