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6:53
临岐钱别
文天祥 〔宋代〕
圣恩优许力求田,把酒临岐钱一杯。
台阁是非远已矣,乾坤俯仰愧何哉。
竟追范蠡归湖去,不管胡儿放马来。
强圉倘殷如孔棘,也应定策救时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首先,诗人感叹自己在圣恩的庇佑下努力谋求田地,举杯告别即将离去的朋友。接着,他感到台阁上的是非已经远去,但面对广阔天地,他心中却充满愧疚。随后,诗人追忆了范蠡辞官归隐的故事,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胡人(指外敌)的漠视。最后,诗人认为如果国家能够如孔子的教诲那样强盛,便应该制定策略来拯救危急时刻的国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若州,号山谷,南宋末年抗元名将和诗人。他以刚直不阿和忠诚于国著称,最终为国家殉道。文天祥的诗歌以气节和忠诚为主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创作背景:
《临岐钱别》写于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族入侵的危机,文天祥身处动荡不安的时代,感情复杂,既有对国破家亡的痛心,也有对朋友的深情依依。
《临岐钱别》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全诗通过告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开篇的“圣恩优许力求田”,显示出诗人在国家的庇护下,仍旧努力追求生存的希望,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接着,诗人意识到台阁上的是非与争斗已远去,感受到人事的无常与变幻,这种感慨更为他的内心增添了一层愧疚感。接下来的“竟追范蠡归湖去”,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暗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无奈。最后,诗人提及孔子的教诲,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责任,反映出他心中对国家危机的深刻思考与忧虑。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深刻,情感上真挚而复杂,体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反映文天祥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自身遭遇的无奈,表现出他作为一位爱国者的坚定信念与忠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范蠡”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A. 春秋
B. 战国
C. 汉代
D. 唐代
“把酒临岐”中的“临岐”意指:
A. 站在路口
B. 离别之际
C. 旅途的开始
D. 远方的旅程
文天祥在诗中表达了对外族的态度是:
A. 友好
B. 漠视
C. 欣赏
D. 否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