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言怀》

时间: 2025-05-05 09:35:41

诗句

不将高盖竟烟尘,自向蓬茅认此身。

唐祖本来成大业,岂非姚宋是平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5:41

原文展示:

不将高盖竟烟尘,自向蓬茅认此身。
唐祖本来成大业,岂非姚宋是平人。

白话文翻译:

我不愿意让华丽的车盖遮住我的视线,宁愿在茅草屋里承认自己的身份。唐朝的开国皇帝本是为了大业而奋斗,难道不是像姚、宋那样的平民吗?

注释:

  • 高盖:高大的车盖,这里指代富贵的生活和地位。
  • 蓬茅:指茅草屋,代表简陋的居所,象征平民生活。
  • 唐祖:指唐朝的开国皇帝李世民,强调其出身和成就。
  • 姚宋:姚和宋指的是古代的平民,寓意普通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蠙(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与反思。张蠙的作品多描绘平民生活,关注社会底层的命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的一个动荡时期,张蠙借诗表达对个人身份的认同,同时也反思了历史与权力的关系,强调出身平民的价值和尊严。

诗歌鉴赏:

《言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诗作,作者通过对比强调了身份与地位的关系。在诗的开头,张蠙以不将高盖遮住自己的视线而自豪,表达了他对繁华与奢侈的拒绝,选择了简单而真实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在唐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因为当时许多人都追求荣华富贵,迷失于权力与地位之中。接下来的两句,作者提到唐祖李世民的成功,表面上看似赞美,但实际上是对历史的反思。他指出,真正的成功并不只是出身高贵,许多平民的努力同样值得尊重与纪念。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作者对个人价值的思考及对历史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将高盖竟烟尘:作者拒绝依赖奢华的车盖,象征着对浮华生活的摒弃。
  2. 自向蓬茅认此身:选择在茅草屋中自我认同,表明其谦朴的生活态度。
  3. 唐祖本来成大业:提到唐朝的开国皇帝,强调历史成就的来之不易。
  4. 岂非姚宋是平人:质问真正的成功是否只属于高贵之人,强调平民的奋斗与价值。

修辞手法:

  • 对比:高盖与蓬茅的对比,突出了生活的选择。
  • 反问:最后一句的反问,引发读者思考历史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身份和历史成就的思考,表达了对平民价值的尊重和对权力的反思,强调了真实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盖:象征奢华与权势。
  • 蓬茅:象征朴素与真实生活。
  • 唐祖:代表历史伟大成就。
  • 姚宋:象征普通人的努力和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盖”指代什么?

    • A. 豪华车盖
    • B. 贫穷的居所
    • C. 农田
    • D. 山川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权力的追求
    • B. 平民的价值与生活
    • C. 对历史的讽刺
    • D. 对战争的反思
  3. “岂非姚宋是平人”这句的意思是?

    • A. 只有高贵的人才能成功
    • B. 普通人也可以取得成就
    • C. 历史是由平民书写的
    • D. 成功与出身无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张蠙的《言怀》与王维的《终南山》,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但张蠙更注重社会身份的探讨,而王维则更多表现个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闲居述事 闲行吟 其二 代书寄南阳太守吕献可谏议 七国 禁烟留题锦屏山下四首 岁暮吟 其二 望雨 其二 有常吟 履道留题吟 题四皓庙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容仪 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穷达有命 所有权 玉连环 辵字旁的字 死心搭地 带水拖泥 耒字旁的字 包含矣的成语 霞城 恐伤雅道 王山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