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南海僧游蜀》

时间: 2025-05-07 06:49:40

诗句

真修绝故乡,一衲度暄凉。

此世能先觉,他生岂再忘。

定中船过海,腊后路沿湘。

野迥鸦随笠,山深虎背囊。

瀑流垂石室,萝蔓盖铜梁。

却后何年会,西方有上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9:40

原文展示:

送南海僧游蜀
作者: 张蠙 〔唐代〕

真修绝故乡,一衲度暄凉。
此世能先觉,他生岂再忘。
定中船过海,腊后路沿湘。
野迥鸦随笠,山深虎背囊。
瀑流垂石室,萝蔓盖铜梁。
却后何年会,西方有上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僧人离开故乡,前往蜀地的情景。他心中向往真修,远离尘俗,身着简单的僧衣,渡过温暖的季节。既然在世间能够先觉,来世又怎能忘记?他在宁静中坐船过海,腊月之后沿着湘江而行。野外的鸦雀随他的小斗笠而飞,深山中的虎也背着行囊。瀑布水流从石室中倾泻而下,藤蔓覆盖在铜梁之上。将来我们还会再相会吗?西方的那座大房子里,又会有谁在等待?

注释:

  • 真修:指真正的修行,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 一衲:一身简单的僧衣。
  • 先觉:指在世间早有觉悟的人。
  • 定中:指心境宁静,专注的状态。
  • 腊后:指腊月之后。
  • 野迥:指野外空旷的地方。
  • 虎背囊:形容山深,可能是带着行囊的感觉。
  • 瀑流:指瀑布。
  • 铜梁:指古代建筑的一种,可能暗指某种文化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僧人出游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僧侣生活的状态和对修行的追求。

诗歌鉴赏:

《送南海僧游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意象的诗。诗中通过对僧人出游的描绘,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首句“真修绝故乡”点明了僧人的修行之路是对尘世的告别,接着用“温暖的季节”来衬托出他内心的平静与从容。诗的中间部分,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如“野迥鸦随笠”、“山深虎背囊”等,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最后,诗以“西方有上房”作结,留给读者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相聚的渴望,仿佛在暗示修行者与世俗的牵绊和与理想的奋进。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真修绝故乡:强调了修行者远离故乡,追求真修。
  2. 一衲度暄凉:用简单的僧衣渡过温暖的季节,体现出修行的简朴。
  3. 此世能先觉:在这个世界能够觉悟的人,表明修行的智慧。
  4. 他生岂再忘:暗示来世不会忘记今生的修行。
  5. 定中船过海:心境平和,坐船渡海,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6. 腊后路沿湘:冬末春初,行走在湘江边,增添了旅途的情感。
  7. 野迥鸦随笠:描绘了随行的自然景观,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8. 山深虎背囊:形容自然环境的险峻与修行者的坚韧。
  9. 瀑流垂石室:自然景象的描写,突显诗的意境。
  10. 萝蔓盖铜梁:描绘了静谧而充满生命气息的环境。
  11. 却后何年会:对未来相聚的思考,带有哲理性。
  12. 西方有上房:暗示着理想之地的存在,给人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深虎背囊”,形象地描绘了山的险峻。
  • 对仗:诗句中多处使用对仗,使诗歌更加整齐、和谐。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修行者的内心感受和哲理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僧人的旅途,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对修行的执着以及对未来的希冀,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故乡:象征着怀念和根基。
  2. 僧衣:代表着修行和追求。
  3. 湘江:象征着旅途和自然之美。
  4. 鸦、虎:自然生命的象征,表现出强烈的生命力和自由。
  5. 瀑流、萝蔓:自然景观的美,体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真修绝故乡”是什么意思?

    • A. 追求真理,远离故乡
    • B. 喜欢故乡
    • C. 认为故乡不好
    • D. 向往城市生活
  2. “腊后路沿湘”描写了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冬天的寒冷
    • C. 夏天的炎热
    • D. 秋天的丰收
  3. 诗的最后一句“西方有上房”暗示了什么?

    • A. 未来的重逢
    • B. 过去的回忆
    • C. 现在的生活
    • D. 忘记故乡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张蠙与王维在意象描写上有相似之处,王维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内心情感。张蠙的诗则更注重哲理的思考,表现出对修行的执着和超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中赠客 海鸥咏 行路难三首 其三 渔父引 委羽山 曲龙山歌 其一 题梨花睡鸭图 和知章诗 洛阳陌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饯的词语有哪些 微穆 东捞西摸 角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应天受命 咏谑 耳刀旁的字 安如太山 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包含采的词语有哪些 千开头的成语 尘界 三撇旁的字 喜见乐闻 柳宗元 山间林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