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3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38:37
观江南牡丹
作者: 张蠙〔唐代〕
北地花开南地风,
寄根还与客心同。
群芳尽怯千般态,
几醉能消一番红。
举世只将华胜实,
真禅元喻色为空。
近年明主思王道,
不许新栽满六宫。
北方的花在南方的风中盛开,
它的根系与客人的心情相同。
百花争艳却都因千种风情而羞怯,
几多醉酒能消去那一轮红色的花影。
世间只看重华丽的外表,
真正的禅意在于色彩的虚无。
近来明主思考治国之道,
不允许在宫中新栽满是牡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蠙,字子图,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观江南牡丹》写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繁荣,诗人借牡丹花的美丽,表达对人生和政治的思考,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
这首诗以江南的牡丹为中心,描绘了北方与南方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美的追求与现实矛盾的思考。首句“北地花开南地风”通过地理的对比,展现了生机与活力,而“寄根还与客心同”则隐含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接下来的“群芳尽怯千般态”,表现出花卉的娇羞,既指花的美丽,也暗示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内心的矛盾。
“几醉能消一番红”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与醉态的迷离,暗示着即使是醉酒,也无法掩盖内心的渴望与追求。后面的“举世只将华胜实,真禅元喻色为空”,则是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指出人们往往只重视表面的华丽,而忽视了内在的真实与空灵。
最后两句揭示了明主的治国理政思考,不再允许牡丹的种植,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压制与限制,寓意深远,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对美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主题在于对美的追求与现实的思考,反映出对表面华丽与内在真实的对立,同时借牡丹的美丽探讨人生的短暂与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主要花卉是什么?
A. 玫瑰
B. 牡丹
C. 菊花
D. 兰花
诗人对世人的看法是?
A. 只重视内在
B. 只重视外表
C. 既重视内在又重视外表
D. 无所谓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政治的关注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蠙的《观江南牡丹》和李白的《庐山谣》都展现了对自然美的关注,但张蠙更注重内心的反思与现实的批判,而李白则强调对自然的豪放与无羁。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