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1:57
气出唱
驾六龙,乘风而行。行四海,路下之八邦。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行四海外,东到泰山。仙人玉女,下来翱游。骖驾六龙饮玉浆。河水尽,不东流。解愁腹,饮玉浆。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玉阙下,引见得入,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东到海,与天连。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心恬澹,无所愒。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跪受之,敬神齐。当如此,道自来。
驾着六条龙,乘着风行走,游历四海,走遍八方的国度。攀登高山,临近溪谷,乘云而行,东到泰山。仙人和玉女,从天而降,翱翔游玩。驾着六条龙,饮用玉浆。河水干涸,不再东流。解忧愁,饮用玉浆。继续前行,东到蓬莱山,直达天之门。在玉阙之下,得以见到神灵,赤松树相对,四周环顾,视野明亮。打开玉心,气息四方交汇,传达无尽的道理,闭口不言,只需珍惜这气息,长享万年。向东到海,连接天际。仙人的道路,出入幽暗之地,需专心修炼。心如止水,无所挂念。想要闭门独守,天就会与之相应。希望能遇到神仙,乘着云车,驾着白鹿,来到天之门,赐予神药,跪着接受,恭敬神明。如此,便能得道。
曹操(155-220),字孟德,号阿瞒,魏国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因其才华和政治手腕被誉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其诗歌多描写豪情壮志,抒发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气出唱》创作于曹操身处动荡的三国时期,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思考。
《气出唱》展示了曹操对自然和神秘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意象,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仙境。诗的开头通过“驾六龙,乘风而行”表达了作者的自由和豪情,接着描绘了他游历四海、攀登高山的壮丽画面,体现了对人生的追求。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将目光转向了神仙和长生的主题,表达了对超越现实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营造了一种超现实的境界,反映了作者希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更高层次精神的渴望。尤其是“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骖驾白鹿”这样的描写,加强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表现了对仙人和长生不老的渴求。
整体来看,诗歌在形式上流畅自如,意象丰富多彩,情感真挚深邃,反映了曹操兼具政治家与文人的复杂性格。通过对神秘和理想的追求,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留下了深远的余韵。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理想境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与自由的渴望,以及对超越现实的追求。诗中蕴含了人生哲理,反映了曹操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曹操的《气出唱》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六龙”象征着什么?
“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