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5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53:26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这首诗写道:汉朝经过二十二位皇帝,所任用的确实不太好。那些像猴子一样沐浴、打扮的人,虽小聪明却计划着强大的权势。犹豫不决,无法果断,因而在狩猎中捉住了君王。白虹贯穿日月,自己也先遭到灾殃。贼臣掌握国权,杀掉皇帝,毁灭了京城。帝国的基业被荡覆,宗庙也被焚烧而损失殆尽。人们纷纷迁移,悲号着向西而行。瞻望洛城的城郭,微子对此感到无比悲伤。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是魏国的奠基人,因其文学成就被誉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之一。
《薤露》写于曹操对汉朝政治腐败的失望和悲愤之际。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时期动荡,权臣横行,国家分裂,社会动乱,曹操感到国家的危机,借此诗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忠臣的哀悼。
《薤露》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悲剧色彩的诗作,曹操通过对汉朝历代皇帝的回顾,揭示了政治腐败和权臣的无道。诗中通过“沐猴而冠带”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些外表光鲜但实则愚昧无知的人,反映出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与失望。整首诗的情感贯穿着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展示了作者的政治远见与道义担当。
诗中多处用典,犹如“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一联,直接点出权臣篡位的严重后果,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悲痛。最后一句“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更是以微子为象征,表达对忠臣的不屈与悲凉的深切怀念。整首诗言辞激昂,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担忧,展现出曹操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直指汉朝的二十二位皇帝,其所任用的官员并不贤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形容那些华而不实的权臣,内心愚钝却妄图权势。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形容当时的统治者犹豫不决,因而导致被捕的结局。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白虹象征不祥之兆,统治者首先承受了灾难。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指篡权的贼臣杀掉皇帝,毁灭了国家。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国家基业被摧毁,祖宗庙宇被焚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人们纷纷向西迁移,痛哭着离去。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望着洛城的城郭,微子为此感到痛心。
该诗主要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忧虑和对忠臣的深切怀念,展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忧国忧民情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曹操写的《薤露》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国家的骄傲
B. 对国家的忧虑
C. 对权臣的赞美
D. 对历史的无所谓
“沐猴而冠带”这句中的“沐猴”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A. 聪明人
B. 愚蠢的人
C. 忍耐的人
D. 忍辱负重的人
诗中提到的“微子”象征了什么?
A. 忍者
B. 贼臣
C. 忠臣
D.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