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1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0:51
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
曾于太白峰前住,数到仙游寺里来。
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
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
惆怅旧游那复到,菊花时节羡君回。
我曾经在太白山前居住,时常来到仙游寺。
黑水清澈的时候,潭底露出水草;
白云散开的地方,洞门也敞开。
树林中温暖的酒,正烧着红色的枫叶;
石头上题写的诗,已经被绿色的苔藓覆盖。
对昔日的游玩感到惆怅,再也无法重温,
在菊花盛开的季节,羡慕你能返回故地。
“太白”常用于指代唐代诗人李白,因其诗歌中常常描绘山水和隐逸生活的情景;“仙游寺”则可能源于道教文化,代表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生活。在中国文化中,菊花常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作品涵盖了政治、社会、爱情等多个主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正值秋季,诗人感慨于往昔的游玩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羡慕,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惆怅。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王十八的深情厚谊和对旧游的怀念。开头两句提及太白峰和仙游寺,既点明了地理背景,又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仿佛带领读者走入一个清幽的山水之间。后两句的意象如“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画面。
再进一步,诗中提到“林间暖酒烧红叶”,这一细节将秋天的温暖与友人的欢聚融为一体,令人感到温馨。诗的最后,惆怅的情绪浓厚,菊花的意象不仅是秋天的代表,也象征着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对友人归来的羡慕,整个诗句在情感上引人深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以送别的情感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与对友人的思念。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往日游玩的回忆,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歌在情感上深邃而细腻,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与自然的高度重视。
诗人曾在何处居住?
诗中提到的“暖酒”指的是什么季节的饮品?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