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4:29
游梵宇三觉寺
作者: 王勃 〔唐代〕
杏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
叶齐山路狭,花积野坛深。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
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杏花盛开的阁楼掩映在青翠的石阶上,雕刻精美的平台高耸在紫色的山峦之上。树叶繁茂使得山间小路显得狭窄,花朵如积雪般簇拥在荒野的坛子里。藤萝轻拂,禅意萦绕,松树门前传来悠扬的梵音。我急切地陪伴在妙境之中,延续这份赏心悦目的情景,洗净心中的烦恼。
作者介绍:王勃(650-676),字子安,号王右军,唐代著名诗人,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以其豪放的个性和卓越的才华在文学史上留名。他的诗风兼具清新、俊逸和豪放,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王勃游览三觉寺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和佛教文化的感悟。唐代是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雅士常常游览名胜古迹,写诗作赋以抒发情感。
《游梵宇三觉寺》是一首描绘自然与禅意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寺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美。诗的开头便以“杏阁披青磴”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场景。杏花的娇嫩与青翠的石阶相映成趣,生动地表现出自然之美。
接着,诗人描绘了山路的狭窄和野坛的深邃,给人一种幽静、清新的感觉。在“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禅意的宁静,松树和梵音则象征着佛教文化的深邃与平和。
最后一句“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欣赏和对心灵的洗涤。整首诗在意象的交融中展现了王勃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体悟,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心灵解脱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杏阁”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萝幌栖禅影”中“萝幌”指的是什么?
a) 松树
b) 藤萝
c) 竹子
诗中的“松门听梵音”表达了什么?
a) 喧闹
b) 宁静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的《游梵宇三觉寺》和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内心的宁静,但王勃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佛教的禅意,而王维则更强调孤独与自然的融合,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