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兰花令 其五 金鱼池》

时间: 2025-05-04 12:19:40

诗句

虬松碧瓦云边阔,堤上鸣泉流且咽。

胭脂两靥斗新妆,獭髓尤怜眉际抹。

临池绮席壶觞滑,公子遨游沟丈八。

琵琶少妇闹红楼,个个酥胸斜抱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9:40

原文展示

虬松碧瓦云边阔,
堤上鸣泉流且咽。
胭脂两靥斗新妆,
獭髓尤怜眉际抹。
临池绮席壶觞滑,
公子遨游沟丈八。
琵琶少妇闹红楼,
个个酥胸斜抱月。

白话文翻译

虬曲的松树和碧绿的瓦片在云边显得格外宽阔,
堤岸上泉水鸣响,流淌得轻柔且细腻。
两个脸颊抹着胭脂,争相斗艳,
獭髓涂抹在眉梢,尤为令人怜爱。
在池边的华丽席子上,酒壶和酒杯滑落,
公子们在沟中嬉游,畅快无比。
琵琶声中,年轻的少妇在红楼里嬉闹,
个个酥胸微微倾斜,仿佛在抱着明月。

注释

  • 虬松:形容松树的形态曲折。
  • 碧瓦:青绿色的瓦片,常用于形容美丽的建筑。
  • 鸣泉:泉水流动时发出的声音。
  • 胭脂:一种化妆品,用于脸颊上。
  • 獭髓:取自獭子(毛皮动物)的脂肪,古人用来美容。
  • 壶觞:指酒壶和酒杯。
  • 丈八:指长度,丈八是古代的测量单位,约为2.3米。
  • 琵琶:一种古老的弦乐器,流行于中国。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描绘的场景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密切相关,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诗中提到的“琵琶”与“红楼”,可以联想到《红楼梦》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以及士人生活的奢华和享乐。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人情的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尔堪(1660-1738),字懋勤,号冷竹,清代诗人,擅长词曲,其作品多以清丽婉约著称。曹尔堪的诗词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兴盛之时。诗人以个人的生活体验为基础,描绘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木兰花令 其五 金鱼池》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生活的词作,诗中展现的场景生动而细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第一句“虬松碧瓦云边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开阔的空间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青松翠瓦的环境中。接着,诗人通过“堤上鸣泉流且咽”的描写,引导读者感受到清泉流淌的声音,这种细腻的描写使人感受到水的清凉和流动的美感。

诗中对女性的描写也颇具特色,“胭脂两靥斗新妆,獭髓尤怜眉际抹”,通过对女性妆容的细致刻画,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妩媚。接下来的“临池绮席壶觞滑”描绘了宴饮的场景,公子们在沟中游玩,展现了当时人们的闲适与享乐。

最后几句“琵琶少妇闹红楼,个个酥胸斜抱月”,更是将整个场景推向了高潮,音乐与美丽女性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欢娱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呈现出一种悠闲、华丽的生活画面,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虬松碧瓦云边阔:描绘了青松和碧瓦的广阔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开阔感。
  2. 堤上鸣泉流且咽:泉水的声音如同轻轻的呜咽,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胭脂两靥斗新妆:两个女性的脸颊抹着胭脂,争相展现自己的美丽。
  4. 獭髓尤怜眉际抹:獭髓的使用使得女性的妆容更加动人,令人怜爱。
  5. 临池绮席壶觞滑:华丽的席子上,酒壶与酒杯滑落,表现了轻松的聚会气氛。
  6. 公子遨游沟丈八:公子们在水中嬉游,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
  7. 琵琶少妇闹红楼:年轻的女性在红楼中弹琵琶,音乐与欢笑交织。
  8. 个个酥胸斜抱月:女性们的身姿优美,仿佛在怀抱着明月,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胭脂两靥斗新妆,獭髓尤怜眉际抹”。
  • 比喻:将女性的美丽与明月相提并论,寓意深远。
  • 拟人:泉水的鸣响被赋予了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表现了清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女性美的赞美,反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虬松:象征坚韧与长寿,代表自然的生机。
  2. 碧瓦:象征美丽与和谐,表现出江南水乡的典雅。
  3. 鸣泉:象征清爽与灵动,传达出一种静谧的生活。
  4. 胭脂:象征女性的妆饰与美丽,表现出女性的魅力。
  5. 琵琶:象征音乐与欢愉,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A) 山水画
    B) 江南水乡的聚会
    C) 农田耕作
    D) 战争场景

  2. 诗中提到的“胭脂”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化妆品
    C) 诗词
    D) 一种乐器

  3. “琵琶少妇闹红楼”中的“红楼”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建筑风格
    B) 诗人的家
    C) 一个聚会的地方
    D) 古代文人的聚会场所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与人情。
  • 《浣溪沙》(李清照):展现女性的柔美与生活的细腻。

诗词对比

  • 《木兰花令 其五 金鱼池》《春江花月夜》的对比,可以看到两者在自然描写和人文情感上的相似与不同。《木兰花令》侧重于生活的细腻与欢乐,而《春江花月夜》则展现了更深的哲理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唐诗三百首》
  3.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过丛桂堂太叔祖教授读书之所 番阳道中 独酌 簟送人诗代简二首 簟送人诗代简二首 代陈无已述怀 答范石湖牡丹诗 次韵南轩先生榕溪阁阁山谷所名也 次韵李提点雪中登楼之什二首 次韵李提点雪中登楼之什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进退触籓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歺字旁的字 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邑字旁的字 闲杂人等 语近指远 侵恼 鳥字旁的字 驰突 包含饮的成语 烘托渲染 石字旁的字 分忧代劳 堆金叠玉 衔恤 川字旁的字 继绝存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