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1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10:23
作者: 秦观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过秦淮旷望,迥萧洒绝纤尘。
爱清景风蛩,吟鞭醉帽,时度疏林。
秋来政情味淡,更一重烟水一重云。
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
渔村。望断衡门。
芦荻浦雁先闻。
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苹。
凭高正千嶂黯,便无情到此也销魂。
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
我从秦淮河畔远望,眼前一片清旷,丝毫尘埃都不见。
我喜爱这清凉的景色,微风轻拂着虫鸣,醉意正浓,时而骑马穿行于稀疏的树林。
秋天来临,政治的味道变得淡薄,烟水愈加迷离,云层愈加厚重。
千古以来,行人心中旧恨,尽应告诉今人。
渔村遥遥在望,衡门已然难以辨认。
芦荻边的雁声最先传来。
眼前的景象令人感到凄凉,红色的岸边蓼草凋零,绿色的汀洲苹草减少。
我凭高眺望,千山暗淡,心中无情到此也不禁销魂。
江水月光知我思念远方,照耀着我登楼的黄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白,号淇水,北宋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生活感悟。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创作于宋代,正值北宋政治动荡、边疆不宁之际,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木兰花慢》是一首感情深邃、意境悠远的词作。诗人以秦淮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内心的孤寂。开篇即以“过秦淮旷望”引入,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内心的宁静。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往的追忆。
诗中“千古行人旧恨”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历史的沉重与人世间的无奈。虽然时光流逝,旧恨依然存在,仿佛在提醒着今人。渔村的描写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秋天的凋零与离别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清冷的美感。
最后两句“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将视角转向夜晚,月光洒落在身上,仿佛与人心相通,照亮了思念的方向。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情景交融,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无尽的遐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秦淮”指的是哪个地方?
“千古行人旧恨”中的“旧恨”主要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木兰花慢》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前者多了几分婉约与细腻,而后者则更显豪放与开阔。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风格迥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