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1:42
高情应与水云宽,江北江南望渺漫。
逐马银杯端右赏,屯边铁甲得无寒。
已知与国同休戚,且庆丰年表治安。
杀气已消春意动,曈曈日色上云端。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雪中登楼时的豪情与对国家安宁的庆祝。高昂的情怀应当与水天相融,放眼江北江南,远望无尽。骑马游玩时,手中举着银杯,尽情享受美好时光;驻守边疆的士兵们是否感到寒冷?我已知道国与我的命运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庆祝丰收年,表明国家的安定。凶险的气息已经消散,春意盎然,阳光透过云层洒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描绘了在雪中登楼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的庆祝,同时展现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吴儆,宋代诗人,身处南宋时期,文人多受国家动荡影响,吴儆的作品常反映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作于雪中登楼的场景,正值冬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以雪中登楼的场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情怀与对国家安宁的深切关怀。开篇以“高情应与水云宽”引入,意在强调诗人心胸开阔,与自然融为一体。接着通过“江北江南望渺漫”,描绘出辽阔的地理视野,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思考。诗中“逐马银杯端右赏”描绘了一幅骑马游玩的轻松情景,然而随即转入对边境战士的关心,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忧虑与期望。
在“已知与国同休戚”中,诗人意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安危息息相关,表达出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最后两句“杀气已消春意动,曈曈日色上云端”则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暗示着在经历了动荡之后,国家迎来了新的春天,光明的未来正待到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清新的意象,呈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国家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国家安宁和个人幸福的向往,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高情应与水云宽”中的“高情”指的是什么?
A. 个人的情感
B. 诗人的情操
C. 大自然的景象
“屯边铁甲得无寒”中“铁甲”指的是?
A. 战士的铠甲
B. 边疆的防线
C. 军队的装备
本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个人生活的追求
B. 国家安宁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C. 自然景色的描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词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