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4:22
柳絮纷纷飞满天,居然三白兆丰年。
耕牛食尽耕夫散,谁种临溪万顷田。
柳絮在空中纷飞,竟然预示着丰收的好年头。
耕牛吃尽了草,农夫也散去,难道就没有人再去种那临溪的万顷良田吗?
“三白兆丰年”是古代农民常用的比喻,意指从自然现象中预示丰收的可能。古代农业社会,农民对天气和自然现象十分敏感,常常以此作为指导农业活动的依据。
秦缃业,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反映出对农田和农村生活的关注,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农耕季节的变迁之际,正值大雪时节,柳絮飞扬的场景暗示着春天的来临,反映了农民对丰收的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大雪》通过描绘柳絮飞舞的场景,展现了春天即将到来的美好愿景。诗的开头“柳絮纷纷飞满天”,生动的描绘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一种温暖而富有生机的感觉。接着“居然三白兆丰年”,通过自然现象与丰年之间的关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丰收的期盼。然而,随着转折的到来,“耕牛食尽耕夫散”则引入了一种忧虑,耕牛吃光了草,农夫因缺乏耕作的动力而散去,似乎暗示着人们对于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最后一句“谁种临溪万顷田”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困境,广阔的田地无人耕作,显示出一种对农田荒废的忧虑与惋惜。整首诗在欢快与忧伤之间游走,反映了农耕社会的脆弱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来临与农田的荒废,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思考与对丰收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
柳絮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耕牛食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失望
C. 快乐
D. 愤怒
“谁种临溪万顷田”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A. 农作物的丰收
B. 农田的荒废
C. 自然灾害
D. 农民的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