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裴侍中承恩拜扫旋辔途中有怀…官僚乡国亲故(后缺)》

时间: 2025-04-30 03:08:38

诗句

嵩岳神惟降,汾川鼎气雄。

生才作霖雨,继代有清通。

天下称贤相,朝端挹至公。

自家来佐国,移孝入为忠。

霜露多前感,丘园想旧风。

扈巡过晋北,问俗到河东。

便道恩华降,还乡礼教崇。

野尊延故老,朝服见儿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08:38

原文展示

嵩岳神惟降,汾川鼎气雄。
生才作霖雨,继代有清通。
天下称贤相,朝端挹至公。
自家来佐国,移孝入为忠。
霜露多前感,丘园想旧风。
扈巡过晋北,问俗到河东。
便道恩华降,还乡礼教崇。
野尊延故老,朝服见儿童。

白话文翻译

嵩岳的神灵降临,汾川的气象雄壮。
人才如同霖雨般滋润,朝代相继有清明通达。
天下人称赞贤良的相国,朝廷上恰如其分地施行公正。
我自家来辅佐国家,把孝道转化为忠诚。
霜露让我感怀往昔,丘园让我想起旧日的风光。
巡游经过晋北,询问风俗到河东。
便道恩泽华美降临,回乡的礼仪教化崇尚。
在乡野中尊敬老者,身着朝服遇见儿童。

注释

  • 嵩岳:指嵩山,古代认为是神灵居所。
  • 汾川:指汾河,象征气势雄伟。
  • 生才:指人才的产生。
  • 霖雨:指连绵的雨水,象征滋润。
  • 清通:指清明通达的治国状况。
  • 扈巡:指巡游。
  • 礼教:指礼仪和道德教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号少城,唐代著名政治家、诗人。曾任宰相,因其政绩卓著而被称为“贤相”。他的诗歌以清新、明快著称,常反映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张九龄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国家与人民的深厚感情,尤其是在回乡过程中对故土的怀念和对乡里礼仪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嵩岳和汾川开篇,表现了自然景象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嵩岳的神灵象征着国家的庇佑,而汾川的气势则寓意着国家的强盛。接下来,诗人通过“生才作霖雨”的比喻,传达出人才对国家的滋润作用,强调了贤相的重要性。

“自家来佐国,移孝入为忠”一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将孝道与忠诚相结合的观念,体现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接着,他感怀往昔,在霜露和丘园的映衬下,展现了对故乡的怀念。

最后,诗人提及巡游所见,强调了对乡里礼教的重视,表达了对长辈和儿童的尊重,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理想,富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嵩岳神惟降:嵩岳的神灵降临,象征着国家的庇护。
  2. 汾川鼎气雄:汾川的气势恢弘,寓意国家的强盛。
  3. 生才作霖雨:人才如同霖雨般滋润万物,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4. 继代有清通:历史上有清明通达的治国状况。
  5. 天下称贤相:四方称颂贤良的相国。
  6. 朝端挹至公:朝廷上施行公正。
  7. 自家来佐国:我回到故乡辅佐国家。
  8. 移孝入为忠:将孝道转化为忠诚。
  9. 霜露多前感:霜露让我感怀往昔。
  10. 丘园想旧风:丘园让我想起旧日的风光。
  11. 扈巡过晋北:巡游经过晋北。
  12. 问俗到河东:询问风俗直至河东。
  13. 便道恩华降:便道上恩泽华美降临。
  14. 还乡礼教崇:回乡后崇尚礼仪教化。
  15. 野尊延故老:尊敬乡野中的长辈。
  16. 朝服见儿童:身着朝服遇见儿童,展现和谐的社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生才作霖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才的重要性。
  • 对仗:全诗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嵩岳和汾川被用来象征国家的庇护与强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国家的关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嵩岳:象征着高大、雄伟的国家精神。
  • 汾川: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强盛。
  • 霜露: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对往昔的怀念。
  • 丘园:象征着故乡的田园风光,反映出对故土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嵩岳”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国家庇护
    • C. 个人成就
  2. “生才作霖雨”中的“霖雨”暗指什么?

    • A. 多雨的季节
    • B. 人才的滋润作用
    • C. 农作物的丰收
  3.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失落与悲伤
    • B. 怀念与期望
    • C. 忧国忧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张九龄与杜甫:两位诗人都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但张九龄的作品更加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而杜甫则更多体现了对时局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研究》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理解张九龄的这首诗有所帮助!

相关查询

陪昆山邑官游慧聚寺诗 谢惠杨梅 峤南元夕时桃李尽花今岁游人甚盛示王守 闻邻舟琵琶 告春亭 其三 雨后告春亭饭客亭下荷花皆为酿家入曲久雨颓垣方议栽竹代之 游玉泉 其二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其八 题翠波亭 群玉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睡生梦死 骑驴索句 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研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梁鼎 釒字旁的字 病杖 包含割的成语 长亭短亭 惊诧 言字旁的字 皎晶晶 年高德卲 甘贫守志 风霜雨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