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4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47:37
石浪庵
篮舆度危岭,一寺抱云根。
湖势到门束,山形对佛尊。
钟催夕阳去,松约暮涛喧。
新茗堪留客,泉烹石鼎温。
在高耸的山岭之间,竹篮装着的舆车小心翼翼地行驶,一座寺庙依偎在云雾之中。湖水的波势直抵寺门,山势的轮廓则与佛像遥相呼应。钟声催促着夕阳的西沉,松树在暮色中与海浪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新采的茶叶香气扑鼻,泉水在石鼎上温暖地煮沸,适合留住远道而来的客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钟催夕阳”与“山形对佛尊”都反映了佛教文化中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世俗与超脱的思考。
作者介绍:
秦缃业,清代诗人,善于描写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
《石浪庵》创作于作者游历某地时,目睹自然景色与寺庙的宁静,激发了他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景致的珍惜。
《石浪庵》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开篇以“篮舆度危岭”展现出一种冒险的精神,凸显了旅途的艰辛与壮丽,紧接着“一寺抱云根”则描绘了寺庙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美好,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湖势到门束”和“山形对佛尊”将自然景色与佛教文化紧密相连,展现了湖水与山形的契合,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信仰之间的深刻联系。诗的后半部分以“钟催夕阳去”传达了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而“松约暮涛喧”则将松树与海涛的声音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热烈的氛围。
最后两句“新茗堪留客,泉烹石鼎温”不仅表现了对客人的热情款待,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小确幸的珍惜与享受。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境,令人心驰神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篮舆度危岭”意指:
A. 乘坐竹篮舆车穿越山岭
B. 在山顶俯瞰
C. 行走在平坦的道路上
D. 乘船游湖
“钟催夕阳去”中的“钟”代表:
A. 餐厅的钟声
B. 佛教寺院的钟声
C. 寺庙的钟楼
D. 学校的上课铃声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生活的苦难
B. 对人生的感悟与自然的和谐
C. 对城市的描绘
D.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