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9:06
伤春曲
作者: 张泰〔明代〕
东风吹春染柳条,
晴花卷雪烘不消。
陌头小辇轻遥遥,
绿波无情漫蓝桥。
小雨生寒暖犹薄,
尽日无眠倚朱阁。
昨夜梨云入梦香,
腰肢舞困秋千索。
春风轻拂,柳条被染上了春色,
阳光下的花儿像卷起的雪,难以融化。
在陌生的街头,轻便的马车缓缓而行,
绿波荡漾,似乎无情地漫过蓝色的桥。
细雨中透出一丝寒意,温暖尚显薄弱,
整日无眠,倚靠在朱红的阁楼上。
昨夜的梨花云雾飘入梦中,带来了香气,
腰肢在秋千上舞动,仿佛被困住一般。
诗中提到的“腰肢舞困秋千索”可以理解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秋千是儿童游玩的工具,象征着童趣与无忧的生活,暗示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张泰,明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作品多表现细腻情感和自然景物,擅长描绘春天的景象,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春天,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与思考,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
《伤春曲》是一首典型的咏春诗,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物,传达出对春天的热爱同时也暗含了一丝忧伤。首句“东风吹春染柳条”点明了春天的到来,春风如同画家的笔,轻轻地为柳条上色,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接下来的“晴花卷雪烘不消”则以晴天的花朵作比,既有美的享受,又暗含春日的温暖难以留存,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
“陌头小辇轻遥遥”描绘了春日街头悠闲的氛围,诗人用“轻遥遥”来形容马车的缓慢行进,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悠然的感受,然而“绿波无情漫蓝桥”中的“无情”却让人感受到一丝孤寂,春水虽美,却似乎与人心隔绝。
随着“小雨生寒暖犹薄”,诗人将气候转变为情感的延伸,春雨带来的寒意和温暖的对比,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整日无眠,倚在朱阁,似乎是在思考生活的意义,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中,尤其是“昨夜梨云入梦香”的描绘,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呈现出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伤感,表现了一种对春天的感恩与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流逝的忧伤。
诗词测试:
诗中“东风”的作用是?
A. 增加春天的温暖
B. 冷却天气
C. 使花朵凋零
D. 使柳条枯萎
“绿波无情”中“无情”意指?
A. 水流急促
B. 浪漫的爱情
C. 春水与人的隔阂
D. 自然的美丽
诗人通过“朱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往事的怀念
B. 对春天的厌倦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幸福的追求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张泰的《伤春曲》和孟浩然的《春晓》,可以发现两者都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但张泰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而孟浩然则侧重于描绘自然的景象和生机,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伤春曲》,并提供相关的学习与思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