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5:42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其二十四 爱山堂
杨万里
诗歌内容:
诗人性癖爱看山,晓坐堂中夕懒还。
只对月山无限好,月山外面八双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的热爱,清晨时坐在爱山堂中,傍晚却懒得离开。诗人只对月光下的山感到无限的美好,而山的外面则有八双美丽的鬟发。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文学家,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杨万里在某个山水园亭中,表达了他对山水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的结构简洁明了,诗人通过“晓坐”和“夕懒”的对比,表现了他对山水的深刻喜爱。在晨光初照的时刻,他坐在爱山堂中,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而傍晚时分却又懒得离去,表明他对山水的留恋和陶醉。诗中的“月山”更是点出了山的美丽,尤其是在月光映照下,显得格外迷人。
“八双鬟”这一意象的出现,似乎暗示着山外的景色或人的美丽,使人联想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整体而言,诗歌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外界美好的赞美。
诗词测试:
杨万里是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月山”主要指什么?
诗人对山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