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4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46:26
先生初落海南垂,
茅屋三间不到伊。
更有高堂悬画像,
幸无过客首新诗。
古来贤圣皆如此,
身後功名属阿谁。
底事百年谭太守,
却教宾主不同时。
老师刚刚来到海南,住在三间茅屋里,真是让人难以想象。更有那高堂上挂着他的画像,幸好没有过客为他写下新的诗句。自古以来,贤者和圣人的遭遇大致如此,身后留给谁的功名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百年后的谭太守,让宾主之间却不能同处一室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自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民间生活,兼具理趣与情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居住于海南之时,表达了他对贤者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他对谭景先的怀念及对历史人物的反思密切相关。
杨万里的《寄题儋耳东坡故居,尊贤堂太守谭景先所二首》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诗作。通过描绘东坡故居的简朴与高堂悬像的对比,作者揭示了名人后世的孤独感与历史的无情。诗中“茅屋三间”体现了东坡的简朴生活,而“高堂悬画像”则是对其伟大成就的认可,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蕴含了对历史贤者的反思与对个人名利的质疑。诗人通过“古来贤圣皆如此,身後功名属阿谁”,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与对个人成就的思考。名人虽有伟大的功绩,但最终的荣耀与声名又归于何处?这是一种对时间流逝与历史遗忘的深刻感慨。
最后一联“底事百年谭太守,却教宾主不同时”则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谭景先虽有作为,但宾主之间却无法共处,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历史的无情。这不仅是对谭景先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普遍反映。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探讨了功名与个人命运的关系,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茅屋”有何象征意义?
A. 奢华生活
B. 简朴生活
C. 乡村田园
D. 城市繁华
“身後功名属阿谁”的意思是?
A. 功名永存
B. 功名何处归
C. 功名无所谓
D. 功名为我所有
诗中“底事百年谭太守”提及了哪位历史人物?
A. 苏东坡
B. 谭景先
C. 杨万里
D. 孔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