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李中华》

时间: 2025-05-07 07:31:13

诗句

莫向嵩山去,神仙多误人。

不如朝魏阙,天子重贤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1:13

原文展示:

赠李中华
作者: 梁锽 〔唐代〕

莫向嵩山去,神仙多误人。
不如朝魏阙,天子重贤臣。

白话文翻译:

不要去嵩山,那里神仙很多,常常误导人。
不如朝见魏阙,天子重视贤良之臣。

注释:

  • 嵩山:指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传说中有许多神仙居住,作者认为去此地反而会受到误导。
  • 神仙:指那些道教的神仙,常被认为能够影响人的命运。
  • 魏阙:指魏国的朝廷,意指朝政和权力中心,强调与贤臣的交往。
  • 贤臣:有才德的臣子,受重用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通常显露出对现实政治的关注,往往提倡重视贤能之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社会动荡时期,作者通过劝诫友人不要迷信神仙,而应重视实际的政治和人才,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追求虚幻的反思与对现实的关注。开头两句劝诫李中华不要向嵩山进发,这里的嵩山是一个象征,代表着追求虚无缥缈的理想生活,许多人向往神仙的境界,却不知其中的误导。诗人以“神仙多误人”一句,直言其弊,强调了迷信的危害和对现实的忽视。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具体的政治场景,提到“朝魏阙”,即应当投身于实际的政治生活中,重视那些真正能够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贤臣。这里的“天子重贤臣”则反映出诗人对明君和贤臣的希冀,表现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境上形成了从虚到实的转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理性思考,告诫人们要脚踏实地,关注真实的价值与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向嵩山去”:劝告他人不要向往神秘之地。
  • “神仙多误人”:指出这些神仙容易带来误导与幻想。
  • “不如朝魏阙”:提倡追求实际的政治生活。
  • “天子重贤臣”:强调国家需要重用有才能的人。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前后两句对比了追求虚幻与重视现实的态度。
  • 象征:嵩山象征着虚幻的理想,魏阙则代表着现实的政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思考,提醒人们勿沉迷于虚幻的追求,而应关注实际的政治与人才,体现了对贤人的重视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嵩山:象征着追求虚无的理想和迷信的倾向。
  • 神仙:代表着幻想与误导。
  • 魏阙:象征着政治权力与现实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嵩山”象征什么? A. 现实的政治
    B. 追求虚幻
    C. 人生的理想
    答案:B

  2. 诗人认为应该重视什么? A. 神仙的指引
    B. 有才德的贤臣
    C. 个人的理想
    答案:B

  3. 诗中“天子重贤臣”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对神仙的崇拜
    B. 对贤臣的重视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梁锽的这首诗更为务实,强调政治的重要性,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现个人的豪情与理想。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菊花 还过他里雾 过漪坞 宿二林 宿茅港 中秋夜对月 夏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陵暴 戛釜撞瓮 且战且走 水陆杂陈 辽东华表 千里眼 养茶 日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包含贽的词语有哪些 狂简 暗目 三坟五典 厂字头的字 甘字旁的字 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或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