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5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50:27
省试方士进恒春草
东吴有灵草,生彼剡溪傍。
既乱莓苔色,仍连菡萏香。
掇之称远士,持以奉明王。
北阙颜弥驻,南山寿更长。
金膏徒骋妙,石髓莫矜良。
倘使沾涓滴,还游不死方。
在东吴有一种灵草,生长在剡溪旁边。
它的色彩与莓苔相混乱,芬芳与荷花相连。
采摘这种草的人被称为远道而来的士人,
将它献给明王。
北阙的颜弥驻足不前,南山的寿命更是长久。
金膏只是空有神奇,石髓却不应过于珍视。
如果能沾上一滴水,或许还能游入不死的境地。
作者介绍:梁锽,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诗风清新脱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方士文化盛行的时期,许多士人追求长生不老的药物,诗中通过一味灵草,反映了当时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吴剡溪旁的灵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长生不老之梦的追求。诗的开头便以“灵草”引入,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随后通过“莓苔色”和“菡萏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诗人用“掇之称远士”来强调采摘灵草的人士地位的崇高,同时也暗含对这种追求长生的生活态度的讽刺。
整首诗通过对灵草的描写,折射出人们在追求长生的同时,难免陷入对物质的执迷。“金膏徒骋妙,石髓莫矜良”一句,表达了对珍贵药物的怀疑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最后以“倘使沾涓滴,还游不死方”总结,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既有对长生的渴望,又隐含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灵草,探讨了人类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与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灵草生长在哪里?
A. 东吴
B. 北阙
C. 南山
D. 剡溪傍
“金膏徒骋妙”意指什么?
A. 只有金膏才是良药
B. 金膏的效果被夸大
C. 石髓比金膏更好
D. 金膏是无用的药物
答案:1. D 2.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