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5:33
原文展示:
杨花二首 沈周 〔明代〕
扑面吹衣雪点晴,乱纷纷地亚夫营。 借风为力终无赖,与水何缘却托生。 看雀啅金新蕊破,爱蜂撩玉小团轻。 踏歌女子空连臂,唤不归来信薄情。
白话文翻译:
像雪花一样扑面而来,吹动衣裳,晴天里点点如雪。 纷乱无序地飘落,仿佛亚夫的军营。 借助风力终究不可靠,与水有何缘分却能托生。 看着雀鸟啄食新开的金色花蕊,喜爱蜜蜂轻触玉般的小团花。 踏歌的女子们空自连臂而舞,呼唤不回,真是薄情。
注释:
诗词背景: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周的诗画风格深受宋元文人画影响,主张“诗画同源”,其诗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杨花二首》可能是沈周在观察杨花飘落的景象时,有感而发所作,通过杨花的飘落来抒发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沈周的《杨花二首》以杨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杨花飘落的美丽与无奈。诗中“扑面吹衣雪点晴”一句,以雪喻杨花,形象地描绘了杨花在晴天中飘落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借风为力终无赖”则表达了杨花依赖风力飘散的无奈,暗示了人生中某些不可控的因素。后两句通过对雀鸟和蜜蜂的描绘,进一步以动衬静,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杨花飘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杨花的飘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诗人通过对杨花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扑面吹衣雪点晴”一句,将杨花比作什么? A. 雪花 B. 雨点 C. 柳絮 D. 棉絮
“借风为力终无赖”一句表达了什么? A. 杨花依赖风力飘散的无奈 B. 杨花自由飘散的快乐 C. 杨花不受风力影响 D. 杨花与风力无关
诗中“踏歌女子空连臂”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无奈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