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咏十八香·异香牡丹)》

时间: 2025-05-04 03:47:13

诗句

庭院深深,异香一片来天上。

傲春迟放。

百卉皆推让。

忆昔西都,姚魏声名旺堪惆怅。

醉翁何往。

谁与花标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7:13

原文展示:

点绛唇(咏十八香·异香牡丹) 庭院深深,异香一片来天上。傲春迟放。百卉皆推让。忆昔西都,姚魏声名旺堪惆怅。醉翁何往。谁与花标榜。

白话文翻译:

庭院幽深,一股奇异的香气从天而降。牡丹傲视春天,迟迟绽放。其他花卉都自愧不如。回忆起往昔在西都,姚黄魏紫的名声鼎盛,令人感慨。醉翁如今何在?谁能与这花儿相提并论,为其立传。

注释:

字词注释:

  • 异香:奇异的香气。
  • 傲春迟放:牡丹在春天中傲然绽放,且时间较晚。
  • 百卉:各种花卉。
  • 推让:自愧不如,退让。
  • 西都:指洛阳,古代中国的首都之一。
  • 姚魏:指姚黄和魏紫,两种著名的牡丹品种。
  • 醉翁:指欧阳修,宋代文学家,号醉翁。
  • 标榜:立传,赞誉。

典故解析:

  • 姚黄魏紫:姚黄和魏紫是宋代洛阳著名的牡丹品种,代表了牡丹的极致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十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以咏物抒怀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咏叹牡丹的异香与傲骨,同时借古讽今,表达了对昔日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高贵的气质。首句“庭院深深,异香一片来天上”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牡丹香气的非凡,仿佛来自天界。接着“傲春迟放,百卉皆推让”进一步突出了牡丹的傲骨和与众不同,它不随波逐流,而是在春天中傲然绽放,令其他花卉自愧不如。后两句通过对昔日洛阳牡丹盛况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牡丹的赞美,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庭院深深,异香一片来天上”:描绘了牡丹生长在幽深的庭院中,其香气奇异,仿佛来自天上。
  • “傲春迟放,百卉皆推让”:表达了牡丹在春天中傲然绽放,且时间较晚,其他花卉都自愧不如。
  • “忆昔西都,姚魏声名旺堪惆怅”:回忆起往昔在洛阳,姚黄魏紫的名声鼎盛,令人感慨。
  • “醉翁何往,谁与花标榜”:醉翁欧阳修如今何在?谁能与这花儿相提并论,为其立传。

修辞手法:

  • 夸张:“异香一片来天上”夸张地描绘了牡丹香气的非凡。
  • 拟人:“傲春迟放”将牡丹拟人化,赋予其傲骨和个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赞美,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昔日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异香:象征牡丹的独特和高贵。
  • 傲春迟放:象征牡丹的傲骨和与众不同。
  • 姚魏:象征牡丹的极致之美和昔日盛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姚魏”指的是什么? A. 两种著名的牡丹品种 B. 两位历史人物 C. 两种乐器 D. 两种美食

  2. 诗中的“醉翁”指的是谁? A. 王十朋 B. 欧阳修 C. 李白 D. 苏轼

  3. 诗中“异香一片来天上”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对仗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详细记载了洛阳牡丹的品种和盛况。
  • 苏轼《牡丹》:赞美牡丹的美丽和高贵。

诗词对比:

  •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与王十朋的《点绛唇》:两者都以牡丹为题材,但欧阳修的作品更侧重于记载和描述,而王十朋的作品则更侧重于抒怀和寄托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王十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洛阳牡丹记》:欧阳修的作品,详细记载了洛阳牡丹的品种和盛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严黄门拜御史大夫再镇蜀川兼觐省 日没贺延碛作 精卫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 杨雄草玄台 石犀 张仪楼 严君平卜肆 喜韩樽相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言俏语 心膂股肱 一字旁的字 鱼沉雁静 音字旁的字 听风听水 风毒 衣字旁的字 渊色 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天壤之隔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走脚 耽意 同字框的字 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