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岳阳城下岸赤色亦呼赤壁》

时间: 2025-07-29 07:26:40

诗句

岳阳楼下有赤壁,照耀洞庭烟水东。

鄂渚巴陵土多赭,周郎何处破曹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7:26:40

原文展示:

岳阳楼下有赤壁,照耀洞庭烟水东。鄂渚巴陵土多赭,周郎何处破曹公。

白话文翻译:

岳阳楼下有一处被称为赤壁的地方,它的红色光芒照亮了洞庭湖东边的烟雾和水域。鄂渚和巴陵地区的土壤多为赭色,但周瑜究竟在哪里击败了曹操呢?

注释:

  • 岳阳楼: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楼阁。
  • 赤壁:此处指岳阳楼附近的一处红色岩石,与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无关。
  • 洞庭: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鄂渚:古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附近。
  • 巴陵:古地名,今湖南省岳阳市的古称。
  • 赭:红色或棕红色的土壤。
  • 周郎:指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周瑜。
  • 曹公:指三国时期的魏国君主曹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十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自然为主。此诗通过对岳阳楼下的赤壁的描绘,引发对历史英雄周瑜的回忆,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的敬仰。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岳阳楼时,看到楼下的赤壁,联想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从而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地理特征的描述,引出对历史事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岳阳楼下赤壁的描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相结合。首句“岳阳楼下有赤壁”直接点明了地点和景观,而“照耀洞庭烟水东”则进一步以光影效果增强了赤壁的视觉冲击力。后两句“鄂渚巴陵土多赭,周郎何处破曹公”则是对历史的追问,通过对土壤颜色的描述,引出对周瑜在何处击败曹操的疑问,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事迹的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结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岳阳楼下有赤壁”,直接点明了诗的地点和主题,即岳阳楼下的赤壁。
  • 第二句“照耀洞庭烟水东”,通过“照耀”一词,赋予赤壁以动态的光影效果,同时将赤壁与洞庭湖的烟水相联系,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第三句“鄂渚巴陵土多赭”,通过对土壤颜色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赤壁的地理特征。
  • 第四句“周郎何处破曹公”,则是对历史的追问,通过对周瑜的提及,引出了赤壁之战的历史事件。

修辞手法:

  • “照耀”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赤壁显得更加生动和有生命力。
  • 通过对土壤颜色的描述,运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暗示了历史的沉重和英雄的辉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赤壁的描绘和对历史的追问,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事迹的敬仰。

意象分析:

  • 赤壁: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不仅代表了地理特征,也象征了历史的痕迹和英雄的辉煌。
  • 洞庭烟水:通过与赤壁的结合,形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与历史相融合的画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赤壁”是指: A.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地点 B. 岳阳楼下的红色岩石 C. 湖北省的赤壁市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周郎”是指: A. 周瑜 B. 周恩来 C. 周树人 答案:A

  3. 诗中的“洞庭”是指: A. 洞庭湖 B. 洞庭山 C. 洞庭村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岳阳楼》: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忆,抒发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十朋的《岳阳城下岸赤色亦呼赤壁》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者都涉及赤壁,但王诗更多关注地理特征和历史思考,而苏轼的诗则更侧重于对英雄事迹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十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三国志》:了解赤壁之战的详细历史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如梦令 如梦令 忆燕 如梦令 如梦令 其六 如梦令 留园听古装美人吹箫 如梦令 桃花 如梦令 如梦令 壬午秋留别兄竹隐 见《林下词选》、《众香词》 如梦令 月下忆许佩兰 如梦令 寄浚州道友王四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关乎 绉漫漫 人才辈出 包含啜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喜的成语 坏败 绸缪牖户 包含耳的词语有哪些 香箧 三撇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豕字旁的字 自是不彰 东海扬尘 方字旁的字 柁楼 江湖义气 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