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0:28
鞠歌行
作者: 李白 〔唐代〕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
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
听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
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
朝歌鼓刀叟,虎变磻溪中。
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
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
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情冷暖和忠臣遭贬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玉”比作桃李,强调美好的品质不需自我炫耀,而“鱼目”则讽刺了那些伪善者。楚国的青蝇多得令人厌烦,连城白璧也难免遭到谗言的毁谤。荆山长叹,忠臣的死让人心痛,正如被剁了脚的鬼。听曲能知宁戚的悲伤,夷吾却因小妻子而受辱。秦穆公用五羊皮买了百里奚的死。高洁如青云的人,曾经也像泥土一样贱。朝歌的鼓声如刀,虎变于磻溪之间。能一举钓得六合的老翁,已在荒野中迷失。可惜如今的人们,却以双眼送走飞鸿,难以识别真正的人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风豪放飘逸,喜欢借酒抒怀,表现个人的情感与理想。
《鞠歌行》创作于李白晚年,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使他对人世间的冷暖感受深刻,故而写下此诗,表达对忠臣被谗与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鞠歌行》是一首情感真挚、意蕴深远的诗作。李白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比和典故,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忠臣遭贬的惋惜。诗的开头用“玉”与“鱼目”的对比,突出美德的稀缺和伪善的普遍,令人深思。接着,通过楚国青蝇的隐喻,表明谗言的无处不在,使得优秀的品德如连城白璧般易遭毁坏。
诗中提到的忠臣荆山长号,表现了对忠义的悲痛,生动地描绘出忠臣的悲剧命运。同时,李白通过“夷吾因小妻”与“秦穆五羊皮”的典故,揭示了人性中的小人和权臣的无情。最后,“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传达了诗人对今天人们失去识人之慧的无奈与失望。
整首诗不仅反映了李白个人的情感,更折射出社会的冷漠与人性的复杂,成为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忠义的渴望与对人性冷漠的无奈,强调了真正才华的珍贵和当世对其的忽视。
李白在诗中用什么比喻来形容真正的人才?
诗中提到的“百里奚”是因为什么遭遇?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