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0:42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作者: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栏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花与国王之间的欢愉关系,常常能得到国王的宠爱与笑容。而春风带来了无尽的怨恨,诗人在沉香亭北倚靠栏杆,感慨万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名花倾国”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绝世美貌,历史上有许多美丽的女子因其美貌而被国君所宠爱,例如王嫱、王异等。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一生追求自由与个性,作品多表现豪放、奔放的情感。
创作背景: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社会繁荣,文化昌盛。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个人自由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又复杂的画面,诗中通过“名花”象征了绝世美人的魅力以及她与国王之间的情感纽带。诗的开篇通过“名花倾国两相欢”引出了主题,既表达了美人的倾国之姿,又暗示了她与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
接着,诗人提到“常得君王带笑看”,展现了国王对这位美人的宠爱与欣赏,体现出一种人间的欢愉和幸福。然而,接下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则转折了这种欢愉,春风本应带来温暖和生机,但在此却暗含着无尽的怨恨,似乎暗示着美丽背后的无奈与哀愁。
最后一句“沉香亭北倚栏杆”则更加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诗人在沉香亭北的倚靠,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命运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深邃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美。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情感的对比,展现了李白对美与权力、欢愉与哀伤的深刻思考,极具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与权力的关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命运的无奈,体现了李白对人生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名花”象征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绝世美人
C. 国王的宠爱
D. 春风的温暖
诗中“常得君王带笑看”表达了什么?
A. 君王对名花的无视
B. 君王对名花的宠爱
C. 名花对君王的怨恨
D. 春风的无限欢喜
“沉香亭北倚栏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与怀念
B. 欢乐与欢愉
C. 愤怒与不满
D. 无所事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清平调》相比,杜甫的《丽人行》同样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与权力的关系,但杜甫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体情感与内心挣扎。
推荐书目:
以上就是关于《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