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拍》

时间: 2025-05-07 09:28:22

诗句

三年奔走空皮骨,三年笛里关山月。

中天月色好谁看,豺狼塞路人烟绝。

寒刮肌肤北风利,牛马毛零缩如蝟。

塞上风云接地阴,咫尺但愁雷雨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28:22

原文展示

三年奔走空皮骨,
三年笛里关山月。
中天月色好谁看,
豺狼塞路人烟绝。
寒刮肌肤北风利,
牛马毛零缩如蝟。
塞上风云接地阴,
咫尺但愁雷雨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艰难困苦中奔波的辛酸与无奈。三年来,他在战乱中奔走,身体日渐消瘦;三年来,虽然耳边常有笛声,却只能在梦中遥望那遥远的关山与明月。月色虽美,但又有谁能欣赏?道路被豺狼封锁,生灵涂炭,荒无人烟。北风刺骨,寒冷得让肌肤感到疼痛,牛马的毛发也因寒冷而缩成了刺猬一样。边塞的风云变幻,似乎预示着更大的风雨即将来临,让人心中忧愁不已。

注释

  • 奔走:奔波、流亡的意思。
  • 笛里:指笛声中,形容环境的悲凉。
  • 豺狼:象征敌人或外敌的威胁。
  • 塞上:指边塞地区,通常与战争、战乱相关。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雷雨至:暗示即将来临的灾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坚定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个人品质著称,尤其在宋元之交的动荡时期,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战乱时期,文天祥在南宋灭亡的背景下,表达了他对国家沦丧的痛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诗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诗歌鉴赏

《三拍》是一首富有强烈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其中倾诉了自己深沉的忧虑和对国破家亡的痛心。开篇的“空皮骨”展现了诗人经历的艰辛与疲惫,三年的奔波不仅消磨了他的身体,也摧残了他的心灵。接下来,诗人用“笛里关山月”描绘出一种凄凉的美感,虽然笛声悠扬,但却无法真正触动他的心,反而让人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

“豺狼塞路”则是对外敌侵扰的强烈控诉,暗示着国家的危难与个人的无奈。诗人在此处不仅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困惑,也映射出当时南宋人民生活的苦难。寒风刺骨和牛马毛零的描写,生动地传达了边塞的严酷与孤寂,营造出一种无情的自然环境与人类遭遇的强烈对比。

最后一联的“咫尺但愁雷雨至”,让人感受到一种压迫感,仿佛前方的黑暗即将吞噬一切。整首诗情绪沉重,既有对自然的感慨,也有对人事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个人命运的无力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年奔走空皮骨:描述了作者在战乱中漂泊的艰辛,身体日渐消瘦。
  2. 三年笛里关山月:通过笛声和月色的意象,传达出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3. 中天月色好谁看:质疑美丽的月光在此时是否还有人欣赏,反映出人们的困境。
  4. 豺狼塞路人烟绝:描绘边境的危险,象征着敌人的侵扰使得生灵涂炭。
  5. 寒刮肌肤北风利:通过寒风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严酷与冷酷。
  6. 牛马毛零缩如蝟:形象地描绘动物因寒冷而蜷缩的状态,暗示人们的无助。
  7. 塞上风云接地阴:描绘了边塞的天气阴沉,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
  8. 咫尺但愁雷雨至:表达了对未来不安的担忧,仿佛即将面临的危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牛马毛零缩如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寒冷的环境。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寒刮肌肤”,将寒风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国家沦亡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文天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展示了他作为一个爱国者的深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思乡与孤独。
  • 豺狼:象征敌人和外部威胁。
  • 寒风:象征困境和压迫。
  • 雷雨:象征未来的不安和灾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三年奔走空皮骨”中的“空”字在这里的意思是?

    • A. 空洞
    • B. 无
    • C. 空气
    • D. 透明
  3. 诗中提到的“豺狼”主要用来象征什么?

    • A. 自然灾害
    • B. 外敌侵扰
    • C. 人生苦难
    • D. 孤独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 主题相近,都是表达对国家和家园的思念。
  • 《登高》(杜甫)

    • 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关心。

诗词对比

《春望》(杜甫)与《三拍》均为表现动乱时期的诗作,杜甫描绘了国家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而文天祥则更多地聚焦于个人的无奈与对国家的忧虑。两者的情感基调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文天祥诗文选》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名篇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梦仙花卉横幅 孤山归寓,成小诗书扇,贻王海帆先生 冬日月满楼晚眺 别父母绝句 题汴邸 中山既事 【般涉调】耍孩儿 咏鼓 为丹霞一众募布 梅影 露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珍的成语 軖车 活灵活现 双人旁的字 娵訾 孙阳 家传之学 韭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树惇 氏字旁的字 录用弃瑕 米字旁的字 见机行事 违衷 蚁穴溃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