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3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31:12
白萍洲,黄叶渡。云静秋空,人逐飞鸿去。目断高楼天欲暮。远水孤帆,衰草斜阳路。漏声沉,桐影午。江阔山遥,有梦还难渡。帘外霜寒风不住。明月芦花,今夜知何处。
在白萍洲边,黄叶飘落于渡口。秋空寂静,云淡如水,人们追逐着飞往南方的大雁而去。远望高楼,天色渐暗。远处水面上孤帆点点,衰败的草丛映衬着斜阳的余晖。漏声沉沉,桐树的影子在午后摇曳。江面宽阔,山影遥远,心中有梦却难以渡过。帘外寒霜、狂风不断。明月高悬,芦花摇曳,今夜我又该何去何从?
作者介绍: 孙云凤是清代的著名女诗人,生活在明清交替之际。她的诗风清丽脱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作品多表现出女性独特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思索与对人生的感慨。秋天的萧瑟与孤独感令诗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愁苦。
《苏幕遮》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秋意,表达了对远方和过往的思念。开篇以“白萍洲,黄叶渡”点明了季节与地点,接着“云静秋空,人逐飞鸿去”将读者带入一种宁静而略显伤感的气氛。诗中的“目断高楼天欲暮”,不仅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更象征着人生的无尽追寻与渺茫。接下来的“远水孤帆,衰草斜阳路”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失落的情感,诗人似乎在追忆着过往的岁月,而现实却是孤寂而无尽的旅途。
在“漏声沉,桐影午”一句中,时间的流逝与生机尽失的意象交织,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时光感。最后两句“明月芦花,今夜知何处”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往的眷恋交织在一起,令人深思。整体而言,此诗以清丽的语言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秋季的萧瑟与人生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触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对秋天的感怀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
诗词测试:
诗中“逐飞鸿”指的是什么?
A. 追逐南飞的大雁
B. 追逐飞翔的蝴蝶
C. 追逐飞舞的雪花
D. 追逐飞来的船只
“漏声沉”中的“漏”指的是什么?
A. 漏斗
B. 钟漏
C. 漏水
D. 漏网
诗中表现孤独感的意象是?
A. 明月
B. 飞鸿
C. 孤帆
D. 斜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