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秋后两日,自上沙回,闻千岩观下岩桂盛开》

时间: 2025-05-01 00:50:06

诗句

千岩观下碧瑶林,岁晚青青共此心。

隐士归兮花未老,每年来把一杯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0:06

原文展示:

千岩观下碧瑶林,岁晚青青共此心。
隐士归兮花未老,每年来把一杯深。

白话文翻译:

在千岩观下的碧瑶林中,岁末依然青翠,与我心意相通。
隐士回归时,花儿尚未凋零,每年都来共饮这深情的酒。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岩观:千岩观是指一个名为“千岩”的山观,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景点。
  • 碧瑶林:碧瑶,形容色彩如碧玉般的瑶草,寓意美丽的树林。
  • 岁晚:指一年快结束的时候,冬天来临。
  • 隐士:指隐居不仕的人,寻求清净生活的人。
  • 花未老:花尚未凋谢,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典故解析:

  • 隐士归:隐士是古代中国文人中常见的角色,代表一种追求清净和隐逸的生活态度,表达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复,号万青,浙江诸暨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见长,尤擅长咏史抒怀和描写山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中秋之后,诗人在游览千岩观时,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哲思,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以“千岩观下碧瑶林”引出景致,诗人通过“岁晚青青”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常青,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与生命的对比。诗中提到的“隐士归兮花未老”,不仅象征着隐士对自然的回归,也暗寓着一种生活的理想状态,即在繁华散去之际,依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新。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对自然的赞美逐渐引向对人生的感悟,最后以“每年来把一杯深”结束,传达出诗人与自然、隐士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岩观下碧瑶林”:描绘了千岩观下的美丽树林,色彩鲜明,生机勃勃。
  • “岁晚青青共此心”:表达了尽管岁末,诗人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与自然心灵相通。
  • “隐士归兮花未老”:隐士归来时,花尚未凋谢,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隐士生活的理想。
  • “每年来把一杯深”:每年都来饮酒,象征着对自然与隐士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岁晚青青”与“隐士归兮”,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花比作生命,表达出对生命延续的感慨。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岩:象征着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 碧瑶林:代表着清新和生命力。
  • 隐士:象征着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理想。
  • :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描述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个地方? A. 水边
    B. 山中
    C. 田野
    D. 城市

  2. “隐士归兮花未老”中“花未老”主要象征什么? A. 青春不再
    B. 生命的延续
    C. 美好的回忆
    D. 自然的凋零

  3.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哀愁
    C. 欢愉与宁静
    D. 激昂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在描写自然的场景中,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李白的《静夜思》:在月光下思念故乡,虽主题不同,但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用韦苏州神静师院韵寄微公 中岩 东斋读晦庵先生诗次韵 杂咏十三首 其十三 读史 菩萨蛮十首 其一 仿温助教体 太宁龙湖道中纪事 婺州新城诗 送郭参将振赴淮阳总戎二首 其二 劲节楼为孙节母作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亲不敌贵 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要死要活 羊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施函 轻威 义气相投 弋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功成身退 香饵之下,必有死鱼 束水 包含澜的词语有哪些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癯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