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9:04
读史
作者:林希逸〔宋代〕
有人读史不读经,史在目前经杳冥。
有人读经不读史,经有道腴史泥滓。
我云经史无异同,八窗八面俱玲珑。
经为律兮史为案,古来已断与未断。
是贤是圣何世无,贤圣身全此身散。
既息而消消又息,便是先天后天易。
何祸非福吉非凶,何成非毁始非终。
西麟绝笔汉纪凤,晋马食曹江化龙。
千龄万载事不尽,总是禅机与道锋。
乃知庞眉太史有眼目,一家自作新机轴。
至今史法有凭据,残书断纪收成束。
拘儒足足笑杀人,白头苦向河汾续。
有人只读历史而不读经典,历史在眼前而经典已失传;
有人只读经典而不读历史,经典虽有道理却掺杂了历史的泥浊。
我认为经典与历史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四面八方都十分明亮。
经典是法则,历史是凭据,古往今来的事情已然分割。
无论是贤者还是圣人,何处没有,贤圣的身体已经分散。
既止而又消失,便是先天与后天的变化。
何祸非福,吉凶何分,何成非毁,始终何以言。
西麟绝笔的汉纪与凤,晋马食曹的江河化龙。
千年万载的事物无尽,总是禅机与道的锋芒。
因此知道庞眉的太史是有眼光的,自己创造新的机轴。
如今史法仍有凭据,遗留下来的书籍与断代的纪年收集成册。
拘泥于儒家思想的人真是可笑,白头人苦苦追寻河汾的续篇。
作者介绍
林希逸,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表达对历史和经典的思考。
创作背景
在宋代,士人对儒家经典与历史的关系有着广泛的讨论。林希逸在此诗中探讨了经典与历史的相互关系,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读史》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经典的对比与反思,展示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有人读史不读经,史在目前经杳冥”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经典与历史的不同态度,而作者则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两者并无本质区别。通过“八窗八面俱玲珑”的比喻,展现了他对事物多角度理解的能力。
诗中提到的“何祸非福吉非凶”进一步深化了哲学思考,表明人生的各种境遇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反映出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此外,诗中引用了历史典故,比如“西麟绝笔汉纪凤”,通过历史人物的比喻,表达了历史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与经典的探讨,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文笔简练而意涵深远,充分展示了林希逸的文学才华与哲学思考的深度。
逐句解析
有人读史不读经,史在目前经杳冥。
有人读经不读史,经有道腴史泥滓。
我云经史无异同,八窗八面俱玲珑。
经为律兮史为案,古来已断与未断。
是贤是圣何世无,贤圣身全此身散。
既息而消消又息,便是先天后天易。
何祸非福吉非凶,何成非毁始非终。
西麟绝笔汉纪凤,晋马食曹江化龙。
千龄万载事不尽,总是禅机与道锋。
乃知庞眉太史有眼目,一家自作新机轴。
至今史法有凭据,残书断纪收成束。
拘儒足足笑杀人,白头苦向河汾续。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经典与历史的探讨,强调了文化传承与人生哲学,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智慧的追求。作者旨在说明无论是经典还是历史,都应被认真对待,二者相互映照,构成了文化的完整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林希逸是哪一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八窗八面”指的是什么?
“何祸非福吉非凶”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