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6:18
殊方复嘉节,对酒重悲嗟。
逝水人何处,荒篱菊自花。
南楼秋色远,西岭夕阳斜。
旧日登高处,于今定几家。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再次对着酒杯感慨万千。
流逝的岁月中人们又都去向何方呢?只有荒凉的篱笆旁,菊花依旧盛开。
南楼的秋色愈发显得遥远,西岭的夕阳也正倾斜。
往日我们登高的地方,如今究竟有多少人还在这里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古代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寓意着长寿和吉祥。诗人借这个节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许景衡,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重阳节,诗人通过对节日的描绘,表达了对已故叔父和兄长的追思之情,体现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重阳节是一个团圆和怀念的日子,诗人在这一天独自饮酒,感受到的更多是孤独与悲伤。
这首《九日追怀叔父兄长登高》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对酒的描绘引入诗人的思绪,表现出一种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殊方复嘉节,对酒重悲嗟”直接叙述了诗人在重阳节的孤独感,虽然是一个传统的佳节,但因失去亲人而增添了几分悲伤的色彩。
接着,诗人用“逝水人何处,荒篱菊自花”来表达对时间流逝和亲人缺席的感慨,荒凉的篱笆和孤独的菊花的意象,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后两句“南楼秋色远,西岭夕阳斜”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夕阳的倾斜象征着生命的渐渐消逝。
最后一句“旧日登高处,于今定几家”则是对往日团聚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亲人和往昔生活的无尽怀念。整首诗情感沉郁,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逝去亲人的追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重阳节的背景,借景抒情,反映了对亲情的珍视和生命的无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菊花”象征什么?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以登高为主题,但其全诗更为豪迈,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而许景衡的这首诗则更为沉郁,主要是对亲人的追思,体现了两位诗人在表达情感上的不同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