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端午》

时间: 2025-05-02 18:31:25

诗句

节序重重过,京华物物新。

安排黍生角,妆点艾为神。

穷巷无来客,他乡有故人。

挥毫非楚些,谁与吊灵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1:25

端午

作者: 许景衡 〔宋代〕

原文展示:

节序重重过,京华物物新。
安排黍生角,妆点艾为神。
穷巷无来客,他乡有故人。
挥毫非楚些,谁与吊灵均。

白话文翻译:

节日轮回又到,京城的万物焕然一新。
准备好黍米做成的角,装饰艾草作为祭品。
偏僻的小巷里没有来客,异乡的地方却有老朋友。
写诗不再是楚地的风格,谁来和我一起悼念那些灵魂呢?

注释:

  • 节序重重过: 指节日一年来又来,循环往复。
  • 京华: 指京城,特指当时的首都。
  • 安排黍生角: 这里的“黍”指的是一种谷物,生角是指用黍米做的饺子形状的食物。
  • 装点艾为神: 艾草是端午节的重要象征,常用于驱邪避灾,装点艾草以祭祀。
  • 穷巷无来客: 偏僻的小巷里没有客人来访。
  • 他乡有故人: 在异乡有老朋友。
  • 挥毫非楚些: 写诗的风格不再是楚地的风格。
  • 谁与吊灵均: 询问谁来一起悼念逝去的灵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许景衡,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闻名。
  •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端午节,表达了对节日传统的怀念以及对故人和逝者的哀思,反映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描绘了节日氛围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的开头,诗人感慨节日的再度来临,京城中一切都显得焕然一新,暗示着生活的继续与变迁。接着,通过“安排黍生角,妆点艾为神”,展现了传统的端午习俗,艾草和黍米的元素不仅富有文化象征,也展现了节日的仪式感。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穷巷中孤独的状态,与故人相对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最后,两句中提到的“挥毫非楚些”表明诗人对自己创作风格的反思与对传统的敬意,同时也是对灵魂的追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既有对节日的庆祝,也有对故人的怀念,体现了浓厚的乡愁与人情冷暖。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节序重重过,京华物物新。”: 节日不断回归,京城的事物焕然一新,表达了节日的轮回和生活的流转。
    2. “安排黍生角,妆点艾为神。”: 通过准备传统的食物和祭品,体现了对节日传统的重视。
    3. “穷巷无来客,他乡有故人。”: 在偏僻的地方感受到孤独,而在异乡又怀念故友,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4. “挥毫非楚些,谁与吊灵均。”: 对于创作风格的反思和对逝者的缅怀,充满了感伤和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 “节序重重过”与“京华物物新”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 黍米和艾草象征着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承载着文化意义。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端午节的习俗,表达了对故人和逝者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情感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 : 象征丰收与团聚,体现了节日的庆祝氛围。
  • 艾草: 代表驱邪避灾的传统文化意义,象征着对生命的祝福。
  • 故人: 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珍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安排黍生角”指的是什么?

    • A. 传统食物
    • B. 诗歌创作
    • C. 祭祀活动
    • D. 节日装饰
  2. 诗人对节日的感受是怎样的?

    • A. 喜悦
    • B. 忧伤
    • C. 无所谓
    •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端午夜雨》李白

诗词对比:

  • 屈原《离骚》与许景衡的《端午》都是表达对故人和逝者的怀念,但《离骚》更侧重个人的悲剧命运,而《端午》则结合了节日的气氛,展现出更为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竹枝词六首 其六 西湖早春 西湖杂咏六首 西湖荷花有感 西湖别业 西湖感旧 西湖竹枝歌四首 其三 西湖山下梅花坞行可里许至陈御史园亭 西湖杂诗六首选三 其三 半闲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奔腾澎湃 包含识的词语有哪些 物壮则老 赜隐 优雅 道弟称兄 臼字旁的字 顽皮赖骨 水字旁的字 商业 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简亵 包含塔的成语 乚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巢毁卵破 虫字旁的字 牛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