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6:45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戎昱 〔唐代〕
西楼见月似江城,
脉脉悠悠倚槛情。
万里此情同皎洁,
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
稍误芦花带雪平。
知称玉人临水见,
可怜光彩有馀清。
在西楼上看到的月亮,宛如江城的景色,
我悠悠地倚着栏杆,心中充满思念。
这万里之外的情感,和那皎洁的月光一样明亮,
每年的今天,思念最为清晰。
初时惊讶桂花从天上飘落,
稍后又误以为芦花带着雪般洁白。
我知道你会在水边看到这幅景象,
可惜那光彩依然显得分外清澈。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事情感的结合。他的诗风清新婉约,情感真挚,常以秋天的月夜作为创作主题。
此诗创作于中秋之夜,正值一年一度的月圆之时,诗人站在高楼之上,借月抒发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是一首典型的中秋诗,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描写。诗中以“西楼见月似江城”开篇,既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美丽,也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接着“脉脉悠悠倚槛情”则展现了诗人面对明月时的内心感受,带着一丝柔情与幽思。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一联,诗人将思念与明月相连,表达出即使相隔万里,心中的情感依然清晰如明月。接下来的“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则通过桂花与芦花的意象,营造出秋夜的氛围,同时也隐喻了思念与孤独。
最后两句“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将思念寄托于那位“玉人”,美丽而清澈的月光仿佛在传达着他对那个人的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围绕中秋的月亮,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孤独与美丽的交织,体现了唐代诗人的细腻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西楼见月似江城”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A. 诗人在高楼上看到的夜景
B. 诗人在江边看到的景象
C.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万里此情同皎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思念之情
B. 悲伤之情
C. 喜悦之情
诗中“初惊桂子从天落”提到的“桂子”指的是什么?
A. 桂花
B. 月亮
C. 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