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1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17:00
望夫山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亭亭千古质,曾是念征夫。
一作山头石,畏看天际途。
犹如托萝蔓,不似采蘼芜。
时有江云近,僊衣挂六铢。
这座山高耸挺拔,历久弥新,曾经是思念远行丈夫的地方。
有一说它是山顶的石头,害怕看向天边的道路。
就像是依托在藤蔓上的植物,并不是像那采摘蘼芜的情景。
时常有江边的云彩靠近,仙衣飘荡如同挂着六铢的轻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梦得,号白石,宋代著名诗人,与陆游并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望夫山》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战争频繁的时期,许多家庭因战争而离散,诗中表达了对远行丈夫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情感状态。
这首《望夫山》通过描绘一座高耸的山,表达了思念远行丈夫的情感。开头的“亭亭千古质”给予山一种永恒的质感,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思念。诗人将山与思念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情感的共鸣。接下来的“曾是念征夫”更是直接表明了思念的主题,令读者感受到那种深沉的情感。
“畏看天际途”则体现了对遥远路途的深深担忧,既是对丈夫安危的牵挂,也是对未来的无奈。接着,诗人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描绘了“犹如托萝蔓,不似采蘼芜”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思念的细腻与柔和。
最后两句“时有江云近,僊衣挂六铢”则将思念的情感升华,江边的云彩与轻盈的仙衣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作者对爱情与生活的感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与忧虑,通过自然景象与感情的结合,展现了人们在离别过程中产生的深厚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亭亭千古质”主要形容什么?
“犹如托萝蔓”中的“托”字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征夫”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