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1:29
汪仁教授即官舍作斋予以独冷名之
昔君困虀盐,蓬首窗下读。 秋萤屡乾死,明月以为烛。 麻衣肘欲穿,才换一袍绿。 岂知冷淡债,十载偿未足。 书斋开冰厅,败壁数椽屋。 横经缀鹄鹭,未省进凫鹜。 穷通更事耳,裘扇有反覆。 直今张罗地,便恐车击毂。 先生粲可流,示现著冠服。 从渠势炙手,了不见凉燠。 小诗应大笑,笑我未忘俗。
曾几在这首诗中描绘了自己在寒冷环境中的读书生活。诗的开头提到曾几的朋友曾因困顿而生活艰难,常常在窗下读书,头发蓬乱。秋天的萤火虫不断死去,明亮的月光成了他照明的烛光。他身穿麻衣,肘部快要磨破,刚刚换上了一件绿色的袍子,却不知道冷淡的债务,十年来还没有偿还完。书斋像是个冰凉的厅堂,墙壁破败,仅有数椽屋顶。书架上挂着的经书像是鹤和鹭,未曾省悟其中的道理。无论穷通变化,裘衣和扇子总是反复使用。如今面临生活的压力,甚至害怕车轮撞击。在朋友面前展现出的笑容,却是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外表光鲜亮丽,内心却感受不到温暖。最后,他以小诗自嘲,笑自己未能忘记世俗的烦恼。
曾几,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和隽永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首诗写于曾几身处官舍之时,表达了他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体现了他在物质匮乏中的坚韧与执着。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曾几在艰苦环境中求学的生活,展现了他的孤独与坚持。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外在环境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中反复提到的“冷淡债”,不仅是对物质困境的反映,更是对精神追求的折射。尽管外在的环境冷酷无情,诗人依然在书房中执着于读书的乐趣,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秋萤屡乾死”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麻衣肘欲穿”则描绘了生活的艰辛,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不乏坚韧的力量,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坚持,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思考。
诗中提到“秋萤”主要表达了什么?
“冷淡债”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明月”来比喻什么?
答案:
曾几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追求,而杜甫的《春望》则更注重对现实困境的直面。
以上为汪仁教授即官舍作斋予以独冷名之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