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9: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9:28:54
题陆务观草堂
作者: 曾几 〔宋代〕
草堂人去客来游,
竹笕泉鸣山更幽。
向使经营无陆子,
残僧古寺不宜秋。
草堂里人已离去,客人来此游玩。
竹林间,泉水潺潺,山中更显幽静。
如果没有陆子(陆务观)经营这里,
那这座古寺在秋天就显得格外荒凉。
作者介绍:曾几(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子之,号山人,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多描写山水风光和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曾几隐居的草堂,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及对人事变化的感慨。诗中描绘的场景与陆务观的生活状态相结合,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与当时社会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
《题陆务观草堂》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展现了曾几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体悟。诗中以“草堂”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人去客来游的宁静场景,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赞美。而“竹笕泉鸣”则通过描写自然声音的细腻,传达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对陆务观的思考,诗人设想如果没有陆子经营这个地方,古寺在秋季将显得更加冷清、荒凉。此处,曾几借陆务观的例子,反映了对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深刻观察,暗示在社会的变迁中,人与环境的互动尤为重要。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引发了对人事无常的思考。曾几在诗中所表现的情感,既有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世事变迁的淡然,表现出一种潇洒自如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隐逸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变化的淡然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草堂人去”指的是?
A. 人们离开草堂
B. 客人到来
C. 草堂被荒废
D. 陆子回归
诗中提到的“竹笕”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然和谐
C. 人际交往
D. 时间流逝
诗人对陆务观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批评
C. 忽视
D. 嫉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