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袭美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

时间: 2025-05-01 05:32:24

诗句

天台一万八千丈,师在浮云端掩扉。

永夜只知星斗大,

深秋犹见海山微。

风前几降青毛节,雪后应披白羽衣。

南望烟霞空再拜,欲将飞魄问灵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2:24

原文展示:

天台一万八千丈,
师在浮云端掩扉。
永夜只知星斗大,
深秋犹见海山微。
风前几降青毛节,
雪后应披白羽衣。
南望烟霞空再拜,
欲将飞魄问灵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的高耸与隐秘,诗人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之情。天台山高达一万八千丈,隐居在浮云之中,仿佛门扉紧闭。漫长的夜晚,诗人只能仰望星星,而深秋时节,依然能看到海与山的微茫身影。风中几片青色的毛羽飘落,雪后应该披上了白色的羽衣。面对南方的烟霞,诗人再次顶礼膜拜,心中期盼能向飞天的神灵请教。

注释:

  • 天台: 指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 一万八千丈: 形容天台山的巍峨高耸。
  • : 指代诗人的老师或敬重的人。
  • 浮云端: 指山顶的云雾缭绕之境。
  • 永夜: 描述漫长的夜晚。
  • 星斗: 星星和星座的统称,象征着宇宙的浩渺。
  • 海山微: 形容秋天的海和山在远方显得微弱模糊。
  • 青毛节: 可能指代风中的树叶或花瓣。
  • 白羽衣: 形容雪后景象的纯洁与美丽。
  • 烟霞: 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富有诗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生于约公元795年,卒于约公元835年,字子明,号谷溪。陆龟蒙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对高人的敬仰。他的作品往往结合了道教与佛教的思想,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士人对道教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在天台山的修行经历中,深受自然的启发,并对师长怀有深厚的敬意。诗中描绘了自然环境与人文思想的结合,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高洁志趣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天台山为背景,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师长的崇敬与对自然的感悟。开篇“天台一万八千丈”,以极其夸张的数字描绘了山的高耸,仿佛进入了云端,展现了天台山的壮丽与神秘。接下来的“师在浮云端掩扉”,进一步突出了师长的隐逸与高人境界,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

诗中“永夜只知星斗大,深秋犹见海山微”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渺小的哲思。漫长的夜晚下,星星虽大,然而在广阔的宇宙中,个体的渺小显得尤为明显。深秋的海山微茫,恰如人生的无常,令人感慨。

最后的几句,诗人向南方的烟霞再拜,表现了他对自然和神灵的虔诚,含蓄地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既壮丽又深邃的画面,体现了陆龟蒙高远的理想与不懈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台一万八千丈: 形容天台山的高度,表现其壮丽。
  • 师在浮云端掩扉: 师长隐居于云端,显示其超凡脱俗。
  • 永夜只知星斗大: 漫长的夜晚,只能仰望星空,象征孤独。
  • 深秋犹见海山微: 在深秋时节,海山仍微微可见,象征生命的无常。
  • 风前几降青毛节: 风中飘落的青色毛羽,象征自然的变幻。
  • 雪后应披白羽衣: 雪后景象纯洁,象征高洁之志。
  • 南望烟霞空再拜: 对南方的景色再次膜拜,表达敬仰。
  • 欲将飞魄问灵威: 期望向神灵请教,渴望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 “浮云端”比喻高人境界。
  • 夸张: “一万八千丈”夸大山的高度,强调壮丽。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与对自然的崇敬,体现了诗人对高洁理想的追求。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人生哲理,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台山: 象征高洁与独立。
  • 浮云: 代表超凡脱俗的境界。
  • 星斗: 代表浩渺的宇宙与孤独感。
  • 海山: 代表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无常。
  • 烟霞: 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观与崇敬之情。
  • 白羽衣: 代表纯洁与高尚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是哪一座?

    • A. 泰山
    • B. 天台山
    • C. 华山
    • D. 井冈山
  2. “师在浮云端掩扉”中的“师”指代什么?

    • A. 朋友
    • B. 老师
    • C. 诗人
    • D. 自然
  3. “永夜只知星斗大”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 D. 自信

答案:

  1. B. 天台山
  2. B. 老师
  3.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勃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陆龟蒙集》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游子移 艳歌行 剑池桥梁久就倾圮方太沾公刊石伐木以递汲且 三高祠 三高祠 自叹 黄牛峡有怀钱南园太史 题桃花 西山漫兴 其四 西山漫兴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停办 庆抃 歺字旁的字 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女中丈夫 沉湎酒色 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苦爱 鬼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木朽不雕 矛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遮三瞒四 包含轴的成语 相沿成例 瞿老 头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