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3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30:08
晚归有感
作者:白居易
朝吊李家孤,暮问崔家疾。
回马独归来,低眉心郁郁。
平生所善者,多不过六七。
如何十年间,零落三无一。
刘曾梦中见,元向花前失。
渐老与谁游,春城好风日。
在早晨,我去李家吊唁孤独的亡者;到了傍晚,我又去问候崔家的病人。
回头独自归来,低着头心里忧郁不已。
我一生中所珍惜的朋友,也不过六七个。
然而十年间,竟然已经失去了三位,剩下的也没有一个了。
刘某人曾在梦中见过我,而我却在花前失去了缘分。
渐渐地老去,和谁一起游玩呢?春城的好风光和明媚的日子都在何处呢?
本诗中的“朝吊李家孤”和“暮问崔家疾”反映了白居易对生死与友情的思考,李家和崔家可能是他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展现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人生的无常。诗中提到的“刘曾梦中见”,可能是指文学中的梦境意象,梦中重逢却已是失去的现实。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常关注社会民生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晚年,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朋友的离散,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友人逝去的惋惜。
《晚归有感》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诗,诗人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到了孤独与失落。整首诗通过早晨的吊唁与傍晚的问候,描绘了一种对生死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低眉心郁,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忧伤,似乎在追忆那些曾经的朋友们。
此外,诗中提到“平生所善者,多不过六七”,显示了白居易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失去的痛惜。十年间的变化,使得他感到无奈与凄凉,时间的流逝让他失去了曾经的快乐与陪伴。最后两句“渐老与谁游,春城好风日”,不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更是对未来孤独生活的无奈预感。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有力,情感真挚且深刻,是白居易晚期作品中典型的抒怀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孤独生活的忧虑。通过对生命、友谊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
诗词测试: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他早晨去吊唁的是哪个家?
诗中提到的“平生所善者”指的是?
诗中最后提到的“春城”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