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9:34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 诗人:杨万里 〔宋代〕
政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这首诗表达了行人心中的离愁别绪,正是在这个时候,子规鸟在一旁悲鸣。如果能够让泪水流淌在人的脸上,才会相信春天的忧愁都是因为她。
子规鸟在古典诗词中常常代表了离别和思念。杜甫的《春望》中也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叹,其中透露出对故国的思念。此外,春愁的意象常常与春天的美好景象形成对比,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不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而著称。其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在旅途中感受到离愁别绪。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现状的感慨。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开头的“政是行人肠断时”直接点明了行人在旅途中遭遇的离愁,生动地描绘出那种肠断的痛苦。在愁苦的背景下,子规的啼叫仿佛在呼应着行人的心情,增添了愁绪的氛围。
“若能泪得居人脸”一句,巧妙地将眼泪与居人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心上人的强烈思念与期待。诗人用“始信春愁总为伊”结束,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忧愁实际上是源于对爱的渴望。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子规和春愁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递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展现了杨万里作为诗人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苦恼,展现出春愁的复杂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子规”指的是哪种鸟?
诗人通过哪种景象表达离愁别绪?
“若能泪得居人脸”中的“居人”指的是谁?
《静夜思》与《过松源》都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月光的描绘,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强化了情感的深度。《琵琶行》中也有类似的情感共鸣,展现了音乐与情感的结合。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古诗词中离愁的普遍主题,以及不同诗人如何通过各自的艺术风格加以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