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久旱祷雨不应,晴天忽落数点》

时间: 2025-07-27 16:24:33

诗句

烈日秋来晒杀人,青天半点更无云。

忽传天上真珠落,未到半空成水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24:33

原文展示:

烈日秋来晒杀人,
青天半点更无云。
忽传天上真珠落,
未到半空成水银。

白话文翻译:

在烈日下,秋天的阳光晒得人几乎要窒息,
天空中连一丝云彩都没有。
突然听说天上有珍珠落下,
可等它还没落到地面,就变成了水银。

注释:

  • 烈日:强烈的阳光,形容天气炎热。
  • 秋来:指秋天的到来。
  • 晒杀人:形容阳光强烈,令人感到难以忍受。
  • 半点:一点儿,形容几乎没有。
  • 忽传:突然传来消息。
  • 真珠:指雨滴,形容雨水的珍贵。
  • 水银:形容雨水落地后迅速变成水流,像水银一样流动。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干旱和渴望雨水的反映,表现出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奈和渴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常描写自然景物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干旱的秋季,诗人感受到炎热的天气与缺乏雨水的无奈,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和对雨水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秋日的炎热和对雨水的渴望。诗的开头两句“烈日秋来晒杀人,青天半点更无云”,刻画了一个酷热的场景,表现出干旱的压迫感和无情的阳光。接下来的“忽传天上真珠落”,突然转折引入了期待的雨水,给人一丝希望。然而,结尾的“未到半空成水银”又让这份希望瞬间破灭,雨水未能滋润大地,反而像水银一样迅速流失,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在节奏上紧凑而富有变化,情感上从压抑到期待再到失望,体现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的意象丰富,阳光、云彩、珍珠和水银都富有象征意义,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精练的表达,成功地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烈日秋来晒杀人:描绘秋天的阳光猛烈,仿佛在炙烤人们的身心,突出干旱的感觉。
  2. 青天半点更无云:强调天空晴朗,毫无云彩,隐喻没有雨水的可能性。
  3. 忽传天上真珠落:引入对雨水的期待,使用“真珠”来形容雨滴的珍贵,传达出人们对雨水的渴求。
  4. 未到半空成水银:雨水未能滋润大地,反而迅速流失,表现对自然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烈日”与“雨水”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冲突。
  • 比喻:将雨滴比喻为“真珠”,水落如“水银”,增强了形象感和艺术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无奈与期待,表达了对干旱气候的深切感受以及渴求雨水的心情,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

意象分析:

  • 烈日:象征干旱与苦闷。
  • 青天:代表没有雨的干旱天气。
  • 真珠:象征珍贵的雨水。
  • 水银:象征流失的希望,反映出无奈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烈日”主要指什么?
    A. 春天的阳光
    B. 秋天的强烈阳光
    C. 夏天的阳光
    D. 冬天的阳光

  2. “真珠”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食物
    B. 雨滴
    C. 明珠
    D. 星星

  3.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欢快
    B. 失落与无奈
    C. 安静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强调豪放与对人生的态度,与杨万里的清新自然形成对比。
  • 杜甫《春望》:表现战乱中的忧国情怀,和杨万里的对自然的感慨形成对照。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人内心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宋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好事近·浙江楼闻笛 后主庙 昌州海棠有香二首 比干墓 湘夫人祠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三 幽州寒食游江乡园 醉歌 西湖旧梦 草地寒甚毡帐中读杜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手字旁的字 修誉 封玺 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酉字旁的字 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场 缶字旁的字 所所 翔鸾翥凤 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瞑思苦想 提手旁的字 江湖骗子 臼字旁的字 飞熊入梦 招风揽火 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开雾睹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