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0:26
海门天所辟,潮汐几㫪撞。
红吐三竿日,青吞万里江。
鲸波浮井邑,蜃气湿窗。
利涉无辞险,闲鸥泛一双。
海门是大自然开辟的地方,潮水时常猛烈涌撞。
红日升起,似乎能吐出三竿高的光芒,
而江水则像被青色的天空所吞没,延绵万里。
巨鲸在波涛中浮现,与井邑相映,
蜃气弥漫,窗户都变得湿润。
在这危险的水道中,利涉无惧,
悠闲的鸥鸟在水面上轻轻划过,一对双双。
作者介绍:谢肃,明代诗人,字君任,号石窗,晚号云间居士。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融入山水之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明代,时期正值海上贸易繁荣,海门作为重要的出海口,承载着海洋的壮阔与神秘。诗人通过描绘海门的壮丽景色,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感悟。
《望海门》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海门的自然景观及其带来的哲理思考。诗的开头以“海门天所辟”引入,强调了这一地理位置的独特性,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无限的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潮汐的激荡与日出的壮观,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红吐三竿日”与“青吞万里江”形成鲜明对比,日出时的光辉与江水的深邃交织在一起,使得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动感。此时,鲸波与蜃气的出现,带来一种神秘与幻想的氛围,仿佛在讲述大海中的故事与传说。
最后两句“利涉无辞险,闲鸥泛一双”则引领读者进入一种哲学的思考,面对海的壮阔与危险,诗人不仅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传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人生态度。诗人在此处不再是单纯的观察者,而是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海风与波澜,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海门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渴望自由与宁静的内心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望海门》的作者是谁?
诗中“红吐三竿日”描绘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闲鸥泛一双”中“闲鸥”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