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4:09
重阳日过仙霞岭
金棨 〔清代〕
五年三度岭,此度恰重阳。
正好登高会,谁怜在异乡。
遥天宾雁入,细雨客衣凉。
忆昨中秋节,团栾侍北堂。
五年中我曾三次来到这山岭,这次正好赶上重阳节。正适合登高聚会,谁又会怜惜我在异乡的孤独。远空中,归来的大雁飞入,细雨打湿了我旅途的衣裳,令人感到寒凉。回忆起昨年的中秋节,那时候我们团聚在北堂,共享天伦之乐。
金棨,清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诗人身处异乡,思念家乡和亲人,表达了对节日的感慨及对团聚的渴望。
《重阳日过仙霞岭》是一首表达思乡情怀的古诗。诗人通过描写重阳节登高的场景,传达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的思念。开头两句“五年三度岭,此度恰重阳”,引出时空背景,诗人曾多次来到这座山岭,重阳节的到来让他想起往昔。接下来的“正好登高会,谁怜在异乡”,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尽管是节日,却无人相伴,令人心生惆怅。
“遥天宾雁入,细雨客衣凉”描绘了寒冷的细雨和飞来的大雁,进一步深化了思乡的情感。大雁是归来的象征,诗人在此时此刻尤为渴望与家人团聚。最后的“忆昨中秋节,团栾侍北堂”则勾起了温暖的回忆,描绘了去年的中秋节,和家人团聚的快乐,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诗中的孤独感更加突出。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家庭团聚的向往。
整首诗的主题是思乡,展现了诗人在重阳节时的孤独感与对团聚的渴望,情感深沉而细腻。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主要包括什么?
A. 赛龙舟
B. 登高、赏菊
C. 吃月饼
诗中提到的“宾雁”象征什么?
A. 归来
B. 离去
C. 冷漠
诗人回忆的节日是哪个?
A. 春节
B. 中秋节
C. 端午节